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的自由论坛:“双修”纵横谈,2016年9月25日上午在沈阳新世界会展中心2A会议室召开,会议主要针对有关“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四个参考议题展开讨论。会议由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张兵主持。
张兵
张兵首先介绍了三亚“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基本情况:
一、工作背景、主要过程及组织方式:
2015年3、4月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筹备期间,陈郑高部长来到三亚视察城市建设工作,针对三亚突出的城市问题,提出了“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理念。6月,住建部正式发文将三亚式列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海绵城市”和“综合管廊城市”综合试点城市。
2015年下半年至今,三亚全面展开“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2016年5月24、25日,张高丽副总理在三亚调研的时候,特别参观了这些项目的实施情况。同时,针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相关指导和要求。6月23、24日,住建部黄艳副部长上任后就对三亚“城市修补生态修复”进行了现场的考察。
中规院在规划司的领导下明确了要全面给予三亚技术支持,调用了包括更新所、风景分院、税务分院、建筑所、交通分院、深圳分院照明中心共六个部门,约60多位专家驻场工作,对双修工作从规划设计、施工图设计到实施建设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撑。
二、主要内容:
包括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生态修复通过运用总体设计方法,按“山、河、城、海”相交融城市空间体系为目标,通过对山、河、海等生态要素的,完善“山海相连、绿廊贯穿”的整体生态格局和生境系统。城市修补以城市形态、城市色彩、广告牌匾、绿化景观、夜景亮化、违章建筑拆除“六大战役”做为抓手,涵盖城市功能完善,交通设施完善,基础设施改造,城市文化延续,社会网络建构等多项综合性的内容。同时充分运用新的城市更新理念,加强城市设计,促进城市转型。针对三亚通过总体城市设计识别三亚的城市特色地区,做为三亚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的核心区域。
结合三亚两河四岸景观整治修复工程(重点:丰兴隆公园项目)、月川绿道网规划、三亚湾原生植被及岸滩修复工程、解放路(示范段)综合环境建设工程、抱坡岭山体修复工程、海棠湾滨海步行道工程等重点项目,详细阐述“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规划理念、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
三、工作认识:
“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是城市发展转型的客观需要,是城市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应对“城市病”的 一剂药方。城市“双修”工作不是一个短期行为,而是新常态下的一种长期的行动。“双修”规划不仅是一项特殊的规划,也是一个项目行动计划和城市建设行为的统筹安排和落实,更是城市治理创新和提升、城市文明发展和进步的总体计划和长期行动。城市“双修”工作既是物质空间环境的修复和修补,也是社会文化等软环境的修复和修补,包含城市品质提升,风貌形象优化,不是简单的外在形象工程,而是走向内在的民生工程;不是量上的拓展建新,而是品质的营造提升;不是单一的就事论事,而是综合的系统梳理。最后,城市“双修”工作也是城市管理水平,政府治理能力,城市文明进步。它不仅是项目安排、工作计划,也是有关城市发展建设法规制度的逐步完善和优化,体现的是城市综合治理能力和执行能力的提升,城市文明的发展进步。
随着中国城市的转型发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应该秉持“六重”价值,即重整自然生境、重振经济活力、重建社会良治、重获文化认同、重育场所精神、重塑设施品质。
邹兵
“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首先按应明确概念。生态修复主要是指对生态系统的恢复。生态是本底,其自身是由一个自然的、完整的循环系统。生态修复应该守住底线,保护生态系统本底。
城市修补主要是针对存量规划提出的概念。我认为“城市修补”与城市更新的不同在于是“修”不是“拆”,应该是微更新,提倡小微尺度的城市设计;“修”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城市肌理、社会网络和文化特色;需要“补”的应该是历史欠账,尤其是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民生短板。具体的方法应该是通过详细而系统的现状梳理进而发现问题,通过针灸式的设计来激活空间场所,促进公众参与。
潘一玲
我认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其实是城市规划落地的一部分,包括以前没有实施好的的规划重新进行落地的过程。
城市修补首先要找出“病根儿”,很多时候是城市建设之初就留下的“先天性不足”,尤其是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例如,城市的排水、环卫、道路交通等的修补对城市是非常重要的。城市“双修”不要就三亚论三亚,而是针对中国城市的普遍问题进行修补。而且不仅要修补“旧的”,更要明确以后“新的”怎么建、怎么管,双修的意义在当前更在今后。规划建设管理的转型发展,同时结合相应制度标准的建设,才能让双修工作成为可持续的长效机制。
高中贵
三亚在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之前也编制了多项规划,而这次“双修”工作同时对以前做过的规划进行了梳理和评估,将这么多规划中的部分重要想法也进行了重新的落实。通过组织机构强化规划和项目的落实,并且积极开展公众参与保障城市“双修”工作的实施。
城市修补规划中以城市设计的方法和内容为主,如何更好地在后续审批和管理工作中起到积极的作用需要做更加精细化的工作,尤其是制度管理和技术标准的建设。
李和平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粗放式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大部分城市必然要面临城市发展转型,转为内涵式的存量更新和提升。“城市修补生态修复”是城市品质提升的过程,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不是形象工程,二是解决城市病,偿还三十年粗放式发展欠账的工作。“城市修补生态修复”是系统性的工程,并且应该通过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深入社区,充分了解普通市民的需求。双修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最后,“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对于现在还在进行城市扩张的城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新城建设之初就把“生态优先”和“以人为本“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宗旨,避免在城市建设上重蹈覆辙。
严文复
结合沈阳浑河(沈水)中心城区段规划建设的案例,给大家介绍一下沈阳“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情况。浑河从1979年版总规至今,对其定位和功能有一个转变的过程,1979年总规将浑河定位为界河,其主要功能是森林公园;2011版的总规,提出了金廊银带,拥河发展的重要理念,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功能,打造成为集金融、文化、会展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金廊银带,构筑起中心城区公共空间框架,聚集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和大型公共服务设施,成为国际文化、体育交流的城市新空间。
在浑河两岸综合提升改造规划中提出了对景观、交通、设施、沿河天际线控制等方面的提升。景观提升:新建长白岛森林公园和奥林匹克公园等一系列滨河公园,人气明显提升。交通提升:停车、慢行系统(步行道、自行车道)等。对于浑河未来的远景,希望通过中心联动,走向区域,形成滨水城镇带,由生态效应向城市功能提升的转变。
在具体做法上对于“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主要借鉴意义在于:充分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基本保留了原有地形和树木;并且将规划管理重点由建设空间,向建筑之外的生态空间与公共空间转移。
孙施文
“城市修补生态修复”是城市规划走向精细化的重要方向。现阶段城市规划更多的不是要去做什么,而是需要对城市建设进行调整和优化什么,规划的思维方式应该逐渐地进行转变以适应现阶段的城市存量规划的需要。在修补的过程中还涉及到大量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内容,不仅仅是形态上的城市设计优化。例如,高线公园的建设,其实是通过高线公园将零散的公共空间的点进行了串联,并且和周边社区进行了充分的结合,供周边市民的使用,对周边地区带来了重要的社会意义。
吴建平
本次年会的主题是“成就与挑战”,其实是“过去与未来”,规划行业对于我们的未来并没有做好准备,所以未来对于我们来说是挑战。应对未来挑战的方式只有通过实践进行经验总结。如何有效地进行改革和创新一定要通过实践,更多地拓展和发散规划的思路,以面对未来的挑战。
“双修”、“多规合一”这些实践都不仅仅是一个规划,而是推动社会治理能力的完善,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的重要工作。今后的规划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更多的是转向一个城市管理和治理的问题,这就涉及到一系列机制和体制的变化。
我认为“修补”可以理解为“修理”和“补充”。城市修补最为需要的是对不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修理和补充。并且城市修补一定要加强公众参与,尤其应该加强社区工作,这是“城市修补”的重要内容。应该通过更民主的方式,用更少的投入达到更好的效果,实现共享共建。
以上专家讨论完成后,在主持人的带动下,会场又针对今天的议题内容和大家普遍比较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提问和交流。各位专家也针对提问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详细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