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党建强会> 正文

学习十九大报告:城乡规划学科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驾护航

2017-10-24 15:02 来源:同济大学官网

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规划学在当今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将为“乡村振兴”发挥更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它是在过去五年我国全面开展“美丽乡村”战略基础上的又一次重大提升,它将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广袤乡村全面“强起来”、从而进一步为实现美丽中国奠定坚实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基础。

众所周知,在过去的五年,“乡村”一词我国城乡规划的语境下全面回归。在《城乡规划法》出台之后,“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成立,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理念在国家政策层面得以体现,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国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得到广泛重视等等,说明“乡村”这个重要地域空间类型和社会经济文化角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整体上看,由于我国乡村正经历着急剧的社会结构变化,加上我国地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乡村地域仍然面临着全面发展和提升的巨大挑战。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在区域内部,乡村被邻近城市的崛起甩在了后面,城乡之间在新的发展层级出现新的落差;另一方面,在区域之间,乡村还需要克服地域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的困境。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偏远地区“乡村”一定程度上成为“落后”的代名词,一些乡村“肌体”面临贫血或失血,活力衰退。

城乡规划学在当今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将为“乡村振兴”发挥更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作用。城乡规划学的区域观、系统观、整体观和科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学科特点,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起到引领和护航的作用。

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已经把人类社会从传统农耕文明带入工业文明和信息社会。如果说传统农业时代下的乡村衰退是一种历史必然,那么,当下乡村振兴被重点确立也是一种历史必然。社会结构巨变打破了过去乡村社会的平衡,同样,它也可成为重塑中国乡村现代化和新型城乡关系的契机。

通过规划的作为,把过去我国城乡“二元对立”发展成为城乡“二元融合”关系,从而开创城乡现代化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之路。

杨贵庆团队修复后的古村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呼唤规划思想理论和方法创新。随着我国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住宅的新建、改建需求十分迫切,村民建房量大、面广、速度快,出于对现代生活方式、价值观和审美观的不同理解,以及在设计引导上的缺失,导致各地村庄风貌呈现凌乱无序、风貌失控的现象;同时,乡村现代化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需要面向广大村民的“人”的公平发展和充分发展。

如何解决好我国乡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需要我们在理论上突破、在实践上引领。

美丽乡村精品村黄岩屿头乡沙滩村

长期以来,我们同济城乡规划学科在乡村规划建设理论和实践教学科研方面持续进行了广泛、深入探索。其中,同济大学-黄岩美丽乡村教学实践团队,自2012年以来,先后开展了黄岩区西部乡村(如屿头乡沙滩村、宁溪镇乌岩头村、北洋镇潮济村等)规划理论与实践探索。2014年11月在黄岩举办了中德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的国际研讨会,2016年6月台州市黄岩区又承办了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和利用工作的现场会,受到了省领导和许多城市的关注和好评。2016年8月同济大学原党委书记杨贤金教授校领导一行莅临黄岩区“同济大学-黄岩美丽乡村教学实践基地”看望同济师生并与地方领导开展研讨。在台州市黄岩区委、区政府和有关部门、乡镇干部群众的组织、支持和共同参与下,教学实践基地先后出版了《黄岩实践--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探索》、《乌岩古村--黄岩历史文化村落再生》专著成果和一系列学术论文,发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并率先提出了“新乡土主义”乡村规划理论。

“新乡土主义”之“新”,是一个十分开阔、富有内涵和不断进取的意境,它源于既有的乡土,根植于地方文化和社会发展,反映着建造传统工艺特色和现代技术的融合,承载着当代村民对现代生活的追求。“新乡土主义”规划理论的核心是“三位一体”、“三适原则”、“三个层面”和“三式规划”(简称为“四个三”)。

具体来说,就是要实现乡村产业经济、社会文化、空间环境“三位一体”可持续发展,遵照适合环境、适用技术和适宜人居“三适原则”,在乡域、村域和村庄“三个层面”的分别侧重,开展参与式、互动式、渐进式“三式规划”营造乡村人居环境,从而实现当下我国乡村经济产业转型、社会再生产和历史文化传承,重塑乡村物质空间环境新品质,从而实现乡村振兴。

在杨贵庆的指导下,古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深入人心,一批黄岩土专家脱颖而出

自2016年以来,在“新乡土主义”乡村规划理论指导下,同济大学-黄岩教学实践团队积极探索《黄岩区长潭湖地区村庄建设风貌设计技术导则》,开展《黄岩区长潭湖地区村庄建设风貌控制管理办法研究》的编制。通过调查研究和整理当地传统农耕文明时代乡村人居环境的丰富宝藏,提炼出关于先人在当时落后生产力条件下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朴素智慧,研究适合当今现代化乡村生活的物质空间建构,形成相应的导则条文、样式菜单、管控建议和应用引导,从而营造既符合现代人生活需求、又具有地方风貌特色的乡村人居环境。这项成果被浙江省2016年全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和利用现场会采纳并宣传推广。

如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已经吹响。同济大学城乡规划学科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又开启新的航程。我们将努力做好“学术引领、实践示范、科学普及”,努力通过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实施好这一重大战略。因为我们坚信,只有我国乡村的全面振兴,才能全面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作者:杨贵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山地城乡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德乡村人居环境规划联合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