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海绵城市助北京“变雨为宝”

2016-08-02 14:3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夏子傑 王俊岭

日前,北京市规划委透露,《北京市中心城排水防涝规划》已经获得市政府批复。《规划》显示,未来北京市将建成73处以滨河公园形式呈现的蓄洪蓄涝区。“‘蓄水池’的修建,是北京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规划委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事实上,今年入汛以来,北京再迎暴雨考验。为防范城市内涝,保障汛期市民出行安全,北京市正通过扩建调蓄池、修建城镇雨水利用工程、修建山区水库等方式,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据了解,由于中心城区没法修建水库,又不能扩展河道,所以将建设大小不等的73个滨河公园。例如,南四环南、南三环南等每逢大雨就容易积水的河道,都将设蓄洪池作为“缓冲带”。如果需要,这73个蓄洪蓄涝区能存贮超过1000万立方米的雨水,相当于5个昆明湖。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2年“7·21”暴雨灾害后,北京其实就已经加大了城市蓄水池的建设。截至目前,北京已建成60座雨水调蓄池,蓄水能力21万立方米。在今年“7·20”特大暴雨中,全市60座雨水调蓄池均已进水,在有效削峰并减少路面积水的情况下,同时回补地下水并蓄水,用以城市灌溉。

除了蓄洪蓄涝池,今年强降雨之所以让北京“有惊无险”,森林公园、透水瓷砖、绿色屋顶等城镇雨水工程也“功不可没”。

北京市林业工作总站站长王金增介绍,从2012年启动平原造林工程以来,北京市已建成包括东郊森林公园、青龙湖森林公园等18处特色公园,共105万亩林地,5.3万亩湿地。在经过极端降雨之后,这些新增的林地和湿地对洪涝灾害形成了“截流地表流”、“林下植被吸收降雨”、“根系吸收形成地下流”以及“湿地蓄洪”四道有力防线。

通过“微地形”改造,林地和湿地还形成地下蓄水系统,经过改良土壤、铺设透水瓷砖等方式,最大程度形成雨水自然下渗通道,回补地下水。“一亩林地可以蓄水100立方米,那105万亩林地,就可以蓄水1.1亿立方米,相当于55个昆明湖的蓄水能力。”王金增说。

在水资源匮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立方米的北京,留住宝贵的天上来水,让雨水循环利用,一直是北京市建设海绵城市、节约水资源的初衷。截至2015年底,北京已建成城镇雨水利用工程1178处,7月19日至20日的暴雨中,全市城镇雨水利用工程雨水利用量达876万立方米。而据测算,今年强降雨期间通过城市森林下渗回补地下水资源的量则达到数亿立方米。

“这就是海绵城市的作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使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文忠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

与此同时,北京市还规划在山区新建设5座水库。这5座水库从东北至西南分别是钻子岭水库、西峰山水库、陈家庄水库、二道河水库和张坊水库。5座水库和现有88座水库一起,可以实现83%的山区流域面积控制率。

“通过把城市打造成‘海绵’,北京不仅能够实现面对洪水‘收放自如’,还能在充实市政景观的基础上,改善京城生态环境健康。”张文忠说,“7·20特大暴雨,让北京共形成了33亿立方米水资源,随着主汛期的到来,这些‘海绵’还会继续施展身手,将雨水变‘废’为‘宝’。”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新质城乡空间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