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规划工作,城乡规划学和规划工作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也事关亿万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学会组织梳理规划领域重大问题难题,是推进规划工作进一步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的需要,也是学会的基础工作之一。
去年,在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的全体大会上发布了学会组织研制的2023规划领域重大问题难题清单,希望以此为有关决策部门研判规划科技未来发展趋势、前瞻谋划和布局科研方向提供支撑,引导规划编制单位、科研机构、高校和规划科技工作者加强相关问题研究,强化科技协同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推动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中国城市规划”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展开介绍2023规划领域重大问题难题。
问题类型:工程技术难题
推荐者: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总体规划专业委员会
作者:张菁,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教授级高工
问题描述
2000年以来,我国对适老化环境建设较为重视,先后出台了引导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无障碍环境建设、适老化改造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但适老化环境建设进程仍难以适应快速增长的老龄人口需要,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具体体现在:
城市层面,养老服务设施不健全、常用公共服务设施的适老化改造不完善、室外适老化环境不连续等;
社区层面,住宅室内适老化改造滞后、社区日间照护设施短缺、社区室外适老化环境不足等问题。
问题背景
我国老龄化形势非常严峻,于2020年步入了深度老龄化阶段。今后一段时期,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迎来快速增长时期,2035年前将达到3亿左右,全国老龄化率达到20%左右。到2050年突破4亿,至2058年达到峰值4.4亿,达峰时老龄化率将超过34%。如不妥善处理好老龄化问题,将影响老龄人口的幸福生活,影响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进而影响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最新进展
从国际经验借鉴来看,城市层面,日本智能型适老化环境建设值得借鉴;社区层面,社区照料的英国经验、多元复合的日本经验、快乐老龄的新加坡经验值得借鉴。
国内直接针对老年康养建筑及环境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大多集中在适老化室内居住环境、社区环境、公共空间设计、养老服务设施等方面。如张旭的博士论文基于老年人行为模式的居住环境建构研究、刘瑾的硕士论文对“慢城”理念导引下现代社区生活空间塑造策略、黄婧的硕士论文对国内外康养环境中建筑空间设计的比较研究、戴靓华的博士论文对医养理念导向下的城市社区适老化设施营建体系与策略研究等。但上述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如:在研究对象上,多集中于局部领域,缺乏城市和社区整体环境、设施的研究;在研究视角上,多基于老年人个体需求出发,缺乏整体老年人群的分析研究;在研究内容上,多属于就问题论问题,缺乏对整体适老化环境建设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多用文献综述、跨学科分析等方法,实证分析研究较少;在研究成果上,理论分析较多,能够指导实践的较少,缺乏城市和社区层面的规划设计引导与管控。
十四五时期,国家高度重视老龄化问题,提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
以下为研究重点:
1.城市层面
硬件建设方面,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常用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改造和室外适老化环境改造;
软件建设方面,健全适宜老年人使用的城市公共空间标识系统、城市线上公共服务平台;
标准体系方面,制订和完善相关建设和改造标准;
技术体系方面,推进城市适老化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和应用。
2.社区层面
社区养老是连接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的重要桥梁,在当下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形势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能够自主、健康生活的老人,提供满足日常锻炼、交流交往需求的室内外场所;针对不能自主生活、需要照顾的老人,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提供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协助提供安全、便利的生活环境。
建立老年人需求评估制度,精准补齐社区养老设施短板,提升社区适老化环境;推动医养结合服务合作机制建设,促进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推进科技创新,发挥新技术在社区康养层面的应用。
重要意义
构建城市公共空间和社区环境、设施适老化改造关键技术,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能够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居住、游憩、康养、医疗、照护需求,有利于增进老年民生福祉、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对推动我国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