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住房城乡建设部了解到,我国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对象数量大幅增长。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42座、名镇312个、名村487个、传统村落8155个,历史文化街区1274片,历史建筑6.72万处。
其中,保护对象类型持续丰富,92片红色文化型历史文化街区、85片工业遗产型街区、81片民族特色型街区、68片区域文化型街区等一大批承载重要记忆的古建筑、老街区被纳入保护体系。
以用促护 佛山历史建筑保护新思路
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佛山,最近刚施行了一项地方条例实施细则,通过地方法规的方式,探索让历史建筑如何“活”起来的新模式。
从6月1日起,《佛山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实施细则》正式开始施行。与其他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建筑保护的法规相比,佛山的这份法规在强调保护的同时,明确提出,要在保护价值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围绕历史建筑开展多功能使用。这意味着,有了明确的法规支持在更丰富的场景下使用历史建筑,鼓励在历史建筑中设立博物馆、纪念馆、社区图书馆、民俗文化体验馆等,鼓励用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岭南民间工艺传承、中华老字号经营等,鼓励引入文化创意、民宿客栈等与文化价值特色相适宜的经营活动。
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曾阳春:《细则》明确,鼓励在符合历史建筑价值要素保护和保证建筑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多功能使用。我们会更加重视发动民间力量,使其与政府形成合力,实现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共融。
老房子用作新用途,能不能改造呢?答案是可以,但《细则》也明确,开展历史建筑多功能使用可以通过修缮工程或者加固改善工程提升使用性能,依法改变历史建筑使用性质,但是不得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产生不利影响。
免费使用 历史建筑得“新生”
记者在佛山调研采访时发现,当地在出台保护实施细则之前,就已经围绕历史建筑开展多功能使用开始了实践。那么,这会给历史建筑的保护带来什么影响呢?
为了求解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密码”,记者来到了位于佛山市顺德区碧江社区的何求苏公祠。这座古祠堂于明朝始建,清朝再重修。如今,这座历史建筑里,是江西人黄勇为经营的一家茶馆,开这间茶馆,当地没有跟他收取一分钱的租金,免费使用。
原来,在碧江社区,像何求苏公祠这样的明清祠堂、历史建筑,有很多。想要保护好它们,当地都面临一个问题:维修简单但保养很难,特别是这些木质结构的老建筑,长期空置无人居住的话,更容易虫蛀和老化,稍有一段时间不打理就容易破败。
于是,碧江社区想出一个办法,就是通过免费使用来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共同保护的工作中,让老建筑先有人气、再有人管,从而实现对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打破以前“维修-空置-再维修-再空置”的恶性循环。
为此,碧江社区与进驻的创业者签订场地使用协议,明晰双方的责任义务,尤其是对历史建筑保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使用人需要对历史建筑进行日常维护和修缮,保障结构安全等等。免费使用的同时,使用者多了一份重要的保护责任。
采访结束时已经是傍晚,黄勇为离开前仍旧打着手电在各处都仔细检查了一遍。开设茶馆半年来,他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习惯,每天都会详细了解建筑物的健康状况。目前,这座历史建筑在他的精心照料下,保持了良好的状态。不止是黄勇为所在的古祠堂,碧江社区里的18处省级、市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和5处历史建筑,现在都得到了“认领”。
保护:让“现代”与“历史”并存
在佛山,有数量众多的老宅等古建筑,它们虽然不是政府认定的历史建筑,不在法定保护的范围内,但其中不少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这类建筑应该如何保护呢?特别是当它们与城市的发展和规划出现矛盾时,又该怎么办呢?
潭村区家粮仓位于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潭洲村,始建于清朝,是顺德第一座且唯一现存的祠堂粮仓。但就在几年前,它差点因为旁边学校的建设被拆掉。
以前,由于事权不统一,像潭村区家粮仓这样古建筑的性质认定、保护工作都推进比较慢,遇到建学校这样的情况,粮仓可能就会被拆了。但就在讨论学校建设方案的同时,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专门设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科成立了。
经过评估,潭村区家粮仓被认定具有保护价值,并立即启动了历史建筑预保护程序。那么,粮仓的保护和学校的建设,就出现了冲突,怎么办呢?当地重新对学校扩建的方案进行了调整,最终决定把原本要建在粮仓位置的操场,抬高30米。
虽然架空操场会增加不少施工成本,但潭村区家粮仓现在可以完好保存下来。工程完工后,它就矗立在学校的教学楼前,将会作为学校阅览室向师生开放,普及历史文化。不只是区家粮仓,随着佛山市历史文化资源调查评估的推进,更多像区家粮仓这样的古建筑被纳入保护范围。
佛山市政府副秘书长 蔡栋伦:已经公布两批次共116处历史建筑,全市31处名镇、名村、街区,33处传统村落和218处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已经公布,进一步明确和强化相关主体责任。接下来将继续完善历史文化保护制度体系,(如)应急保护等方面,正在建立相关制度。
积极探索 有效保护 让历史建筑“活”起来
历史建筑蕴藏着城市的发展脉络和文化底蕴,让它们得到最有效的保护和延续,让“老建筑”融入现代生活,考验着城市管理部门的智慧。希望通过积极探索,可以找到切实有效的办法,让历史建筑真正“活”起来。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