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规划年会学术研讨会三:城乡融合发展与人居优化

2024-09-11 16:55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导读

9月7-9日,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合肥召开。9月8日,由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人居科学院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承办的学术研讨会“城乡融合发展与人居优化”在合肥召开。本次学术研讨会聚焦城乡融合发展对城乡人居的形态与过程的影响,人居环境质量优化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城乡人居环境优化的技术手段,特大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综合优化关键技术,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人居环境优化提质的关键要素等关键问题,邀请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交流互动,为城乡融合发展与美好人居建设建言献策。

吴良镛先生倡导人居环境科学,城乡融合发展共建共治共享,为人民群众提供宜居和可持续的人居环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重要战略部署。本次学术研讨会聚焦城乡融合发展与人居环境质量优化的内在联系与机制,从城市、乡村、城乡关联等不同角度进行开放式研讨。

2024年9月8日,作为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的重要学术活动之一,由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人居科学院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承办的学术研讨会“城乡融合发展与人居优化”在合肥召开。本次学术研讨会聚焦城乡融合发展对城乡人居的形态与过程的影响,人居环境质量优化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城乡人居环境优化的技术手段,特大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综合优化关键技术,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人居环境优化提质的关键要素等关键问题,邀请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交流互动,为城乡融合发展与美好人居建设建言献策。

1.png

武廷海

学会理事、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分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系主任、教授

武廷海教授担任论坛主席,对论坛议题进行了剖析阐释,并对本次论坛做出了总结。报告指出,1990年代以来,吴良镛先生倡导人居环境科学,旨在为人民群众提供宜居环境。当前,要从哲学高度认知美好人居(价值论)与城乡融合(本体论)及其关联,并落实到城乡融合发展与人居优化实践。首先,县域可以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单元,县城作为县域中心,重点镇或中心镇作为县域副中心,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实现“乡”的组织与城乡共同体建设;其次,市域作为国家的基本区域组织,行政区划是空间治理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建立市域历史文化名城群,发挥国土空间规划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完善大国山河-城市体系-交通网络-人文胜迹的空间整体。

2.png

毛其智

学会山地城乡规划分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毛其智教授发表了题为“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初探——重读吴良镛先生《中国人居史》的几点体会”的报告。报告从吴良镛先生《中国人居史》出发,分享了对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的探索思考。回顾了城乡融合的历史进程。吴良镛在讨论城乡关系时,提出古代中国“城乡同质”的概念,乡村的生活方式及其生活理想影响和塑造了中国人的人生信条和民族精神。中国近百年史,也可以说是部乡村破坏史。城乡同质逐步走向城乡异质。在西方的规划理论中,田园城市也体现出城乡融合的思想。当前,在城乡融合的发展路径中需要有科学的指导,按照以人为本和国家制定的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探索改革现存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实现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

3.png

吴唯佳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吴唯佳教授做了题为“推动人的参与,促进城乡人居环境转型”的报告。报告指出,无论是公共卫生还是空间秩序,一直要处理城市中的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关系问题。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最终处理,依赖的还是法律文件,规划是其中的标准工具。虽然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规划体制有所不同,但是城乡规划主要是要处理好城乡建设中的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技术手段没有变,城乡规划以城市建设项目来引领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没有变。不能认为空间规划是国家的事,与个人利益无关。而是相反,城市规划仍然非常重要,我们要将城市规划的项目设置与城市挂钩,也要与城市的人的坏境改善密切联系,通过人的参与,真正有利于城市人居环境的转型提升。

4.png

李  郇

学会总体规划专委会委员,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

李郇教授在会上做了题为“迁徙中的人居环境变化——基于传统民居建筑特征的视角”的报告。报告介绍了基于可计算乡村框架下对传统民居建筑特征和迁徙中的人居环境变化的研究发现。首先基于对中外传统民居研究梳理了传统民居的传承与变化,总结了通过从个案研究到图数智能解析的研究方法演变,并提出“可计算乡村”的技术框架,即从图(空、天、人)利用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转化成数据,结合专家知识和可解释机器学习算法,从建筑足迹中提取出传统民居特征的研究方法。基于以上方法,以广东韩江流域民居研究为例,分析结果揭示了韩江流域潮客居民长期的交汇融合。报告指出,建筑足迹智能解释特征能够反映民系迁徙中的建筑文化融合碰撞,有望为人口迁徙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法与科学见解。

5.png

黄建中

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黄建中教授做了题为“要素流动视角下大都市圈乡镇地区收缩现象的观察与思考”的报告。报告首先梳理了我国城乡发展理念的演变,即由以工促农和以城带乡转变为要素流动和城乡互补的双向融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收缩对人居环境的影响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应重视收缩现象对于城乡融合和人居环境优化的影响,加强要素流动视角的收缩机制研究, 构建本土化的理论框架;不同要素的研究范式存在差异, 干预的路径和程度有很大区别;要实现城乡要素畅通与平等流动, 重点在于体制机制的突破。未来应关注空间尺度和区域发展差异化的收缩趋势与城乡发展方式转型。

6.png

郑德高

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

郑德高副院长做了题为“生态与文化引领的城乡融合发展新场景”的报告。报告首先梳理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以来乡村振兴的国家要求,认为文化价值与生态价值的重塑是共同富裕的底色,乡村的价值转变从单向流动到城市-乡村融合发展的双向流动,认为未来可探索文化和生态引领的乡村振兴模式多种新场景,营造“文化+”和“ 生态+”的新场景,包括通过双重引领的国家魅力景观区实现空间格局的再平衡;通过生态引领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探索多尺度空间治理,促进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通过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和数字平台建设,在传承中创新,以实现城乡平衡,共同富裕,价值互补。

7.png

卢庆强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教授级高工

卢庆强副总规划师做了题为“治理逻辑下的中国式‘城市’与‘城乡融合’”的报告,报告基于深化城乡融合体制改革对城市与规划进行了再思考。提出探讨治理逻辑需重点考虑治理主体权责与基础稳定性、动态调适与运转机制和不同空间地域产出视角等三方面,进而应对资源配置的层级性、服务主体的均等性、空间区划的稳定性、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和空间变化的适应性等需求。基于中国式“城市”的内涵与特征,需要统筹城市空间地域、治理单元和主体功能等三大视角,立足“融合城乡、城乡一体”的功能逻辑、行政逻辑和规模逻辑,认为中国式“城市” 包含三个方面内涵,即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型政区的治理单元;以非农产业与非农就业活动为主体的特定功能区;“人业器治境”一体的城乡共同体。最后进一步探讨未来深化城乡融合体制改革的重点维度与治理型规划体系的建立。

背景延伸

此次论坛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年会的一个经典品牌“人居论坛”,自2013年至今已开展10届,历届主题分别为:

2013年,美好人居与规划变革;

2014年,区域协调规划;

2015年,美丽人居与和谐社区营建;

2016年,人居科学与乡村治理;

2017年,特大城市地区如何引领实现百年目标;

2018年,空间规划体系变革与学科发展;

2019年,人居与高质量发展;

2021年,创新绿色共享的美好人居。

2022/2023,人民城市:共建共治共享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里的“公交化”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