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城市推荐专题——沈阳——沈阳城建 > 正文
7月25日,沈阳市召开海绵城市建设专业技术培训会,来自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领域的著名专家详细讲解了海绵城市建设新理念、建设规划、有关政策,并解析当前突出问题、应对技术措施以及相关案例。
记者了解到,目前沈阳市正在开展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将在摸清沈阳城市本底的基础上,合理制定我市海绵城市的建设策略和雨水径流控制目标。通过建筑小区、城市水系、绿化、道路广场四大系统开展建设。
沈阳市将通过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综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8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18年,建成海绵城市示范区,区域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80%;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示范区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示范区目标要求。
未来沈阳将逐步提高排水管渠设计标准,新建排水管渠设计重现期标准在3年一遇以上。通过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发生50年一遇的强降雨天气,能够确保城市不产生明显内涝积水、车辆交通正常安全出行。
今年起,沈阳老城区要结合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以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为突破口,推进区域整体治理,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公园绿地建设要采用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人工湿地、植草沟等措施,为蓄滞周边区域雨水提供空间。
在道路与广场建设中增强道路绿化带对雨水的消纳功能,新建绿化带应因地制宜地采用下凹式绿地、植草沟等,减缓雨水径流;铺装透水砖,推行道路与广场雨水的收集、净化和利用。
新建住宅小区要规划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鼓励建筑与小区的非机动车道路、广场、停车场等采用透水铺装,鼓励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小区内蓄存雨水的景观水体或相应设施,鼓励建筑与小区雨水收集利用。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