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的市场化机制
城市水环境中的水质问题,涉及的其他因素更多。水质首先是环保问题。生产生活用水和排污管理如果处理得好,水质自然就好。环保方面如果做得不好,只靠雨洪管道去控制,对水质的提升作用也不会很大。
在城市排水管理层面上,我国已形成了一些改善水质的方法。比如雨污分流。老的城市管道最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合流制,一种是截流式合流制。“分流”与“合流”的对象,指的是雨水排泄和污水排泄。雨水排泄相对干净,污水经过了工业生产过程,或是居民生活污染,其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比较多。
传统的老城,建设成本和建设起点比较低,排水管道可能都没有,或把污水和雨水的排水管道建在一起,也没有污水处理厂。要对污水进行处理,让它无害化,必须有独立的管线、独立的处理和改善措施。
还有一些是截流式。污水有独立的排放管线,但一旦峰值雨量明显增加,雨水管道承载不了,一部分雨水就会冒出来,排放时走污水管道的流量。也就是说,这种管线平时不混流,只在下大雨时混流。其危害没有完全合流那样大,但会在下大雨时把有害物质带回环境当中。
最好的管理方式是严格的雨污分流制。雨水自然排放,污水就还要经过一道污水处理厂。说到雨污分流,在新城建设时技术上不存在什么障碍,当然老城区改造难度还是很大。但在实施方面,一些城市管理者倾向于把城市建设资金用在看得见的地方。但下水道建设、雨污分流以及污水处理厂等等,是看不见的,就往往建设不到位。
污水处理还有一层利益机制的问题。污水处理的资金来源,目前要么是财政拨款,要么靠BT或BOT方式。但污水中水(注:即被重新处理过的污水)回用的商品化机制,还没有设计好。很多时候,即使投了好几个亿建了一个污水处理厂,也宁愿让它歇着,而不愿让它处理污水。因为处理就会亏钱。
本来,中水的用处可以有很多,如灌溉、洗车、冲马桶,中水也可以作为景观用水,如喷泉。只要不拿来喝,城市中水都可以满足需要。理想状态下,不仅政府可以用它进行草坪灌溉,一些商业用水需求也可以通过中水满足,比如洗车店用水、商业区的喷泉。
但现在,这些需求都是靠价格更贵的自来水来满足,并非用来喝的喷泉,为什么不用便宜的中水呢?
原因是:一方面,因为市政没有独立的中水管;另一方面,没有市场机制,中水也不容易卖掉,也没有鼓励老百姓在一些不需要饮用的场合使用便宜的中水。既然市场没有推广,中水被处理之后没有用途,污水处理厂没有盈利机制,自然而然地,处理厂就缺乏处理污水的动力,甚至不去处理污水了。
这方面,虽然对污水处理厂有环保指标的限定,但在实际运营中,由于监管者自己也就是运营者,所以污水处理厂的投产率一直是我国城市的大问题。
事实上,在背后有着大的利益驱动的情况下,城市政府往往认为规划新城、卖地赚钱这类事情才最直接,而无心顾及如何设计精细化的市场机制、如何进行细致的管理等问题,雨洪管理只是其中一个很细微的方面而已。
所以,如果不改变土地财政作为一种地方政府基础财政来源的手段,任何精细化城市管理和城市效率的提升,都是枉费心机。
3/3 | < | 1 | 2 | 3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