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2018城市专题推荐—杭州—总规变迁 > 正文
抗战胜利后,1945年(民国34年),杭州市政府集思广益,在听取了各路专家的意见后,拟定了《建设杭州新都市计划》及《实施方案》。1948年,市政府成立了杭州都 市计划委员会,确定杭州为文化城,制定《杭州市重点与干线计划》。因国民政府濒临崩溃,计划未能实施。
汪胡帧、张书农氏计划草图【藏于杭州市城建档案馆。】据阙伟民《杭州城池暨西湖历史图说》,系1946年所绘。如图1-1
图1-1 《汪胡帧、张书农氏计划草图》
张其昀氏计划草案【藏于杭州市城建档案馆。】据阙伟民《杭州城池暨西湖历史图说》,系1946年所绘。如图1-2。
图1-2《张其昀氏计划草案》
盛次恒氏计划草案【藏于杭州市城建档案馆。】据阙伟民《杭州城池暨西湖历史图说》,系1946年所绘。如图1-3。
图1-3《盛次恒氏计划草案》
建设杭州新都市计划
查杭州市区仅新市场一带,因系旗营旧址,曾经彻底改建,略具现代城市规模,其余均系旧式建筑。举凡机关、学校、住宅、商铺、工场等,为环境与习惯所限,大都杂然相处,并无合理区分。此种畸形现象,直接影响市民身心健康,间接阻遏地方事业进展,事实昭然,无庸讳言。兹值复兴伊始,为改进市政建设,奠定基础起见,谨就全市地势位置折衷规划下述各区,以求合理实施。
(一)将全市中心地带,划为行政区、管理中枢,便于节制,以期增进办事效能。
(二)远郊地带,视其环境之适宜及自然之趋势,划分为工业、森林、农业、码头等区。
(三)行政区与远郊区之间,为本市繁盛区域。拟就原来地位,分为商业、住宅、文化等区,并于住宅区之外缘,划为园林区(包括公园、广场、体育场等)、预留地步,以备将来人口增加扩充住宅时,不致发生困难。同时可与工商两区隔离,以免喧嚣。
以上各区使能确定实施,则本市繁荣后,可以容纳人口二百万以上,蔚为现代都市,固极易易也。
中华民国35年1月28日 工务局计划草图【杭州市工务局,1947年(民国36年),藏于杭州市城建档案馆。如图1-4。
图1-4《工务局计划草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