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大桥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同城化提速

2018-11-13 09:26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许永红 赵毅

大桥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同城化提速

2018-10-27 08:29作者:许永红 赵毅 来源:中国经营网

10月24日,国家工程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这座全长55公里的跨海大桥连接着香港、澳门和珠海,是三地交通的主动脉,也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换挡提速。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表示,港珠澳大桥建成开通,有利于三地人员交流和经贸往来,有利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2018年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年,多位受访专家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港珠澳大桥建成开通,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融合、经济发展打下基础,加快区域城市一体化融合,也将为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提供便利。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着力打造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正在逐步推进。有受访专家认为,广东省的创新活力在全国较为显著,粤港澳三地实现产业互补,而且香港在教育资源、金融创新、国际贸易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

大湾区同城化加快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官网显示,港珠澳大桥是广东省、香港和澳门三地政府在“一国两制”方针下共同开发的首个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基于国家高速公路网的规划,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门,将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的关键项目。

记者从《港珠澳大桥通行指南》了解到,三地口岸均实行24小时通关,采用“三地三检”的通关模式,其中珠澳之间采取“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创新模式。

“珠江口把粤港澳大湾区分成了东岸和西岸,而大湾区经济要发展,首先是交通方面要互联互通。”暨南大学教授、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胡刚告诉记者,横跨珠江两岸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最大一个自然障碍,“港珠澳大桥的建成,使珠江东岸和西岸的联系比较快捷,这样会对区域的产业融合、经济发展打下基础。”

在胡刚看来,粤港澳大湾区的11个城市,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方向各有鲜明特色,有着非常大的产业互补融合发展潜力,“大湾区的融合,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将为大湾区每一个城市提供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交通互联互通之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一体化加快,可以逐渐融合为一个巨型城市,各个城市的特色产业可以互补,市场空间也进一步扩大,对每个城市的发展都非常有利。” 胡刚表示。

毋庸置疑,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后,粤港澳大湾区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将会更为完善。

近期,国家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戴东昌在公开活动上介绍,截至2017年底,粤港澳大湾区高速公路里程已超过4000公里,是全国高速公路网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核心区的路网密度已经超过纽约、东京、伦敦三大湾区。

水运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基本形成了以西江干线和珠江三角洲“三纵三横三线”为骨架的江海直达、连通港澳的高等级航道网,内河航道通航里程已超过6000公里,位居全国前列。此外,粤港澳大湾区也是世界上沿海港口和机场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8000万TEU(国际标准箱单位),民航旅客吞吐量超过2亿人次,均位居全球湾区之首。

戴东昌提到,未来将进一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而着手发力的五大方面包括构建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网络,打造高品质出行体系,建设高效经济的货运物流体系,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港口群和机场群,以及提升交通科技创新能力。

大湾区建设迈入“快车道”

自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以来,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如何实现互联互通,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这也是区域跨度较大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实现高效对接的关键所在。

2017年7月1日,国家发改委与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合作重点领域包括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化内地与港澳交通联系,构建高效便捷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便捷区域内交通圈。

在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上,韩正致辞称,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港珠澳大桥建成开通,有利于三地人员交流和经贸往来,有利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有利于提升珠三角地区综合竞争力,对于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全面推进内地、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具有重大意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所长钟韵表示,港珠澳大桥开通对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积极意义,将有助于珠江东西两岸的连接,亦为三地之间的人员和货物的便捷流动所需的制度创新提出了新要求。

钟韵此前告诉记者,粤港澳合作历史悠久,进入大湾区建设的合作阶段,合作制度的创新将是未来推进深度合作的重点。

对此,钟韵建议,突破粤港与粤澳的双区域合作思维方式,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整体合作思路,从而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同时,通过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自由流动的制度创新,构建大湾区内城市之间更为紧密的产业联系和人才联系。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工作已在有序推进。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中分析,2017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元年,主要工作是树立概念、理清议题、调查诉求、凝聚共识、确定方向。虽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亮点频出,但在国际化水平、城市功能、产业结构、产业分工、地区间深度融合、整体优势发挥、人居环境质量等方面仍与国际三大湾区存在较大差距。

报告指出,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将进入建设年。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已初步显露世界一流超大城市群和国际自由贸易港雏形,未来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巨型门户枢纽和世界级经济平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三地联手发力科技创新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一环,科技创新项目的推进尤为引人关注。据了解,我国相关部门正在编制《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实施方案》,为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进行顶层设计。

事实上,除了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亦是上述多地协议中合作重点领域之一。协议提到,统筹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完善创新合作体制机制,优化跨区域合作创新发展模式,构建国际化、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不断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水平和效率,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此前,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间的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较少,港珠澳大桥开通后,合作创新、协同创新的条件更加具备了。”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耀对记者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有着一定的科技创新产业基础,产业配套相对完善。此外,由于连接内地和对外联系紧密,粤港澳大湾区还有腹地和对外贸易两大方面的优势。

记者从广东省统计局官网获悉,2017年广东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2343.63亿元,同比增长15.2%,总量连续两年保持全国首位。R&D人员87.99万人,增长19.7%,位居全国第一位。R&D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为2.61%,比2017年同口径提高0.09个百分点,维持稳步上升趋势。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向记者分析,广东省的创新活力,动能的转换、结构的转换和模式的转换,在全国都是走在前面。科技创新方面,广东省的优势在全国还是较为突出。深莞惠(深圳、东莞、惠州)和广佛肇(广州、佛山、肇庆)这两大城市圈,各个城市在创新方面都有特点,“广佛肇的传统制造业比较强,而深莞惠的优势在于现代制造业,香港和澳门的服务业发达。这些城市之间的合作,所形成的优势和特点是国内其他区域难以相比的。”

“这里面,香港具有广东省所没有的优势,香港的研发投入强度虽然不高,但研发投入经费并不少。”张燕生强调称,“而且,香港有世界一流的大学,以及世界一流的直接融资中心,还有世界一流的投资环境、营商环境、市场环境、治理环境和国际环境。”

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的不足,张燕生指出,目前来看,粤港澳和长三角相比,后者的研发经费投入相对较高,是国内科技创新基础最好的区域。张燕生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在“一国两制”的条件下更为高效地建设,现在还有待推进。另外,广东省内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分化,城市之间的差距要大于江苏、浙江等地方的情况。

陈耀也表示,在“一国两制”的背景下,三地如何实现科技创新协同、产学研协同,仍有待突破。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张庆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隐藏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