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资源>会议报告>“城市与社会”国际学术论坛> 正文

Sharon ZUKIN:作为文化孵化器的商业街

2015-07-09 10:53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摘要:

2015年4月10日,Sharon ZUKIN教授在同济大学召开的“城市与社会”国际学术论坛上作了题为《作为文化孵化器的商业街:国际城市中的身份认同、多样性和遗产》的报告。她在报告中指出,本土商业街作为一种传统和熟悉的城市形态,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市场,它们还体现了高识别度的当地身份认同。尽管这些商业街在视觉上呈现一致性,尤其当同类型的商业或同种社会团体在一地相对集中时,商业街往往能将来自不同地区和出身的移民商人和顾客连接到一起。这使本土商业街成为日常生活多元化的多维度空间以及文化遗产的孵化中心。但今天,全世界的商业街都面临来自连锁商店、网上购物、生活风格的改变和租金上升等各方面的挑战。在21世纪,本土商业街的价值能否得以维系?我们又能从纽约和上海的例子中学到什么经验呢?

Sharon ZUKIN 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布鲁克林学院与研究生中心教授

过去四年中,我与全球的社会学同事一起探讨着一个重要的议题“本地商业街”,探讨这些看起来差不多的小空间在社会、文化及经济维度上的重要性。地方商业街、小商店、商人和购物者共同组成了文化认同的孵化器,是能与本土遗产互动的场所,并成为各国移民的汇聚之地。本课题通过微观视角审视商业街中的全球性及地方性问题,并在全球不同城市间进行比较研究。如果我们行走在商业街上,我们看到一样的情景,人们结伴或独自逛街购物,但如果我们再深入探究,就会发现不同城市的商业街是体现文化认同的独特景观。以阿姆斯特丹的商业街为例,建筑、红色橱窗、地面的电车轨道及行人使用的婴儿车无不体现了高识别度的地方身份认同。

图1:阿姆斯特丹Utrechtsestraat街景

地方商业街作为社会生态系统

作为研究者,阐释这些不同元素如何相互融合、形成一个生态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借用法国城市学者列斐伏尔(Lefebvre)的理论说明本土商业街作为日常生活多元化的多维度空间以及文化遗产的孵化中心的作用,将商业街生态系统划分为结构空间、生活空间和想象空间。

结构空间由3种主要行动者组成:店主、购物者和建筑所有者。与此同时,有四种影响商业街生态系统的外在因素,包括提供商品的供应链、作为消费市场的周边居住区、提供产品销售宣传的媒介以及制定法规政策的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的作用尤为重要,许多法律法规直接决定了商业街是否得以生存和发展,如分区政策规定了空间用途,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移民政策是否鼓励外来移民定居和创业等。

图2:结构空间的内部及外部构成因素

生活空间是人们进行互动交往的社会性空间,生活空间保留了珍贵的集体记忆。小尺度的地方商业街空间鼓励商家、顾客、居民之间的互动,在使用街道的人群中间形成一个共同体。同时,历史建筑与老牌商店也会成为当地人的集体记忆,周边社区的老居民经常回忆儿时帮父母买东西的经历。在更为多样化的群体中,商街空间能够再生产传统的社会互动形式,即便是简单的功能性交往也能创造一种尊严感、群体间的礼貌和宽容。由此,地方商业街是当地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除了可见的物质遗产,其所承载的独有的交往方式、集体记忆无疑是更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想象空间是当你闭上眼睛时出现在脑海中的街景,对街道现在和过去的记忆。同一商街上的不同使用者有不同的想象空间,而对自己的商街的意象总是不同于其他商街,即便商街的功能几近相同。同时,媒体广告塑造的街道形象能为外来游客提供文化认同的想象空间。

地方商业街的社会功能

地方商业街无疑创造了日常生活的社会空间,承载着人们日常消费、就业以及社会交往活动,是产生社会关系的日常生活世界。

地方商业街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如前所议,传统商业街不仅有可见的建筑及景观遗产,同时是承载社区集体记忆、传统交往及生活方式的空间,而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此同时,具有地方特色商品及老字号商店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如东京商业街上的和服店(见下图),店招直接是英文说明对这种本土遗产已有全球认同。

图3:东京Azabu-Juban商业街上的和服店

地方商业街嵌入并预示着城市的变化。地方商业街虽然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快速城市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商业街也相应发生着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来自移民,他们在城市中定居创业,参与再生产商业街的空间形态、商业业态及社会生活。

图4:地方商业街研究中建构的全球和本土认同框架

研究问题与发现

本课题的具体研究问题包括:商业街是怎样变化的?商街中的社会及文化社区是如何形成并生产的?市场和政府分别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抑或是互有分工?城市的急剧变迁中怎样保留其认同、多样性和遗产?商业街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如何?下面以纽约与上海为例展示一些研究成果:

纽约Orchard street,19世纪中叶起该区域逐渐成为工人阶级居住区,也是移民聚居地,一度成为犹太人聚居地。近年来,街区由贫民聚居区逐渐变为绅士化高档商业区,全球化使街区社会结构发生了不同形式的变化,日常小店正被画廊、精品店与咖啡店所取代,原先的移民创业梦想也转向了时髦者主导的绅士化。但是这种文化植入也面临着在有着少数族裔文化传统的社区立足的道德合法性困境。

上海田子坊商业街起步于20世纪末,原先是条马路菜场。街区更新先引进艺术家,开辟这种创意的工厂或者工坊,然后慢慢地从工厂区扩展到了居民区,基本上是一个社区自发的草根发展模式。发展至今已成为闻名的创意产业街区及旅游目的地,但难免过度商业化、租金飞涨、艺术家撤离的soho模式发展困境。如何在发展变化中保持田子坊的社区魅力和平民性格,是田子坊正面临的挑战。

从纽约和上海的案例中不难看出,我不仅用生态系统的分析框架对全球城市中的商业街进行了深入剖析,同时也在探讨如何保护作为文化遗产的本土商街及其多样性。

(整理:李家兴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  博士研究生)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专家审阅)

热门专题

2024全国两会专题

一周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