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资源>热点案例>城市更新>正文

浙江省台州市官河古道项目

来源: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单位案例 发布时间:2025-04-08 10:13

案例图片

案例详情

1.png

官河古道更新后实景

所在区位:台州市环黄岩老城区

项目规模:全长约5.6公里,用地面积约32公顷

总投资额:约8亿元,包括省发行黄岩区官河古道专项债券6亿元、水利等方面的专项补助资金1250万元,其余为区级财政资金

四至范围:沿永宁江、东官河、南官河、西江河,结合两岸重要公共空间统筹实施

起始时间:2020年5月开工,2022年12月全面竣工

国际奖项

1、IFLA 文化与城市景观类最高奖项 杰出奖;

2、IFLA 公园及开放空间类 卓越奖;

3、IFLA 绿色基础设施类 荣誉奖;

4、ULI城市土地学会 亚太卓越奖;

5、入选第十二届巴塞罗那国际景观双年展;

6、SRC街景设计奖城市更新类杰出奖、综合评价大奖;

国内奖项

1、北京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园林景观设计综合成果评价 二等奖;

2、第七届浙江省最美绿道;

3、2021年度浙江省优秀文化基因解码项目,并入选全省首批“文化标识”培育名单;

4、鹭洲树屋、卷洞听雨两处入选首批浙江省共富风貌驿典型案例;

5、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优秀工程奖施工类 银奖;

市级荣誉

1、橘源桥、东官栈道、上河廊桥分别获得台州市 2022 年、2024年建设工程“括苍杯” 优质工程奖;

2、官河古道西区和鹭洲树屋景观绿化工程获得2023年台州市风景园林学会“优秀园林工程”奖;

2.png

项目四至范围

一、实施情况与成效

黄岩老城护城河由“一江三河”围合成环,是塑造老城“江南龟城格局”的重要水系框架,也是承载历史上水运商贸“官河文化”的核心载体。随着城镇化推进,护城河沿线空间逐渐被各类开发建设占据,以老旧住宅、危旧房、零散低效厂房为主,滨水岸线分割,整体功能单一,河道局部淤积、水环境不佳,呈现风貌老旧破败、消极无活力的景象。2020年起,为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按照“水清可观、岸绿可游、街繁可贸”总体思路,通过建设城市慢行绿环、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加强水环境治理和沿线景观绿化、打造官河古道文化商圈等方式,建设了一个集文化传承、休闲游憩、观光旅游、夜间经济于一体的“扁平化城市综合体”,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3.png

4.png

官河水街市集与音乐节

5.png

官河古道元宇宙街区夜景

经济成效突出,消费场景展现

为城市构建新消费场景,共招引70多家商户入驻,提供820多个就业岗位,节假日人流量突破10万人次/日,商圈业态的注入激活了消费引擎、成为青年发展型城区的重要支撑。

生态成效凸显,安全韧性提升

联通了多条水系,让黄岩的绿道网络四通八达,重拾“浙东小运河”繁华场景,水质从Ⅴ类提升至Ⅲ类,永宁江、西江河水系的城市防洪排涝标准分别达到50年、20年一遇。

6.png

西江河生态绿廊

社会成效显著,文化魅力彰显

沿线打造4个主题公园,弘扬当地特色产业和传统文化,开发利用8处桥下空间,建设13个口袋公园,形成新的文化展示区和休憩驿站,打造“宋韵黄岩”标志性工程,为老百姓提供茶余饭后社交的公共空间。补充永宁幸福科学馆、朵云书院等公共服务设施,通过增设天桥电梯、拓宽道路、增加停车位、新建5G站点等方式推进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完善。

7.png

8.png

永宁幸福科学馆与朵云书院

9.png

官河古道橘源桥

10.png

老水厂文创园

二、经验做法

坚持高位推动  汇聚统筹推进“向心力”

成立以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官河古道建设领导小组,内设综合协调、政策处理、项目建设、文化宣传、工程督导五个小组,破解项目政策堵点多、审批程序复杂等问题,结合涉及拆迁的居民需求,采用“先安后拆”模式,调剂房源先行安置,减轻工作阻力。制定详细工作计划,定期深入项目现场,检查工程进度与质量,建立项目问题清单,明确责任人和办结期限,加强部门沟通协调,水利和自规部门充分配合,融合蓝线、绿线管控空间进行合并建设,强化空间复合利用,克服老城区腹地局促问题。

多方筹措资金  搭好保障建设“蓄水池”

申请浙江省发行的官河古道项目专项债券6亿元,并积极争取水利等各部门的专项补助资金,详细制定资金使用计划,突出重点、统筹调度、及时拨付,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从设计起融入资金自平衡理念,充分挖掘存量资源,设置相应的配套商业设施和停车场等经营性空间,实现“以园养园”的目的,为项目的可持续运营提供保障。

过程设计引领  构筑技术统筹“大框架”

聘请历史、文化、景观等方面的专家指导方案设计和实施,在建设过程中即知即改,保障项目实施品质。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原则,重塑官河古道沿线文化风貌,提炼宋韵文化、水利文化、名人文化等文化基因融入场地建设,秉持“保护性修缮、恢复性修建”理念,对孔庙等17处历史古迹进行整体修缮并活化利用,成为千年永宁的展示窗口。注重交通设计实现绿环贯通,通过建设过街天桥、跨水人行桥等交通设施,利用桥下空间,打破传统道路限制,实现整体贯通和无障碍通达。

注重运营前置  探索项目实施“新模式”

在初步方案阶段即招引第三方运营团队,招商运营和项目建设于2020年同步开启,调查百姓需求,统一策划、全程参与商业建筑建设和老水厂改造工作,将设计施工与招商需求相结合,充分发挥异形建筑独特个性,满足不同业态在建筑空间布局和功能使用上的多样化要求。制定招商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商铺培育期进行30%-40%的房租减免,实现可持续经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