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资源>政策法规>规划会客厅> 正文

人大副委员长吉炳轩:规划上水平,能减少“城市病”

2014-07-28 15:52 来源:《中国人大杂志》 作者:王 萍

“产业支撑是生命”

记者:产业是城镇的支撑,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是没有生命力、发展不起来的。这是您经常强调的一点。您能否结合具体例子谈一谈?

吉炳轩:一个城镇没有产业支撑是繁荣发展不了的。有多大产业才能建设多大城市,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是协调一致的。城镇化发展规划必须要十分注重产业的发展,没有产业的支撑,城镇化发展将难以为继。说发展多大规模,搞多少建筑,都是不现实的。

市场是城市活力之源,如果没有市场,城市就是个城堡,很难繁荣起来。而产业能够有效形成市场,城镇化建设中要突出发展产业。要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根据资源、地缘和产业基础情况,因地制宜发展城镇的工业、商业、边贸、旅游、文化、科技等产业,引导鼓励各类企业向大中小城市和重点中心城镇集中,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分工合理、特色突出、功能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以产业大开发来促进城镇大发展。

比如,在产业支撑方面,哈尔滨的规划很清楚,就是发展装备制造、医药、生物、农副产品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按照20 年到50 年的中远期目标,哈尔滨还分阶段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有计划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

“以人为核心的城市要有人气”

记者:“以人为核心的城市要有人气”,这是您经常强调的一句话。请问,城镇化建设如何聚集人气?

吉炳轩:城镇化建设中,人气很重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强调的就是这一点。

城镇不仅要看着舒服,关键还在于人工作、生活其中,能过上好日子。如果一个城市没有人气,那么就会成为“鬼城”。近一时期,媒体披露了一些地方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是楼房建得漂漂亮亮,就是没人住,变成了“空城”“鬼城”。只见房子不见人,关键是没有市场,不能聚集人气。农民进城不单单是生活方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生产方式的改变,谋求新的就业门路,增加新的财富积累。所以,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一定要做到建设一城,繁荣一方。

聚集人气靠什么?商业贸易很重要,教育卫生很重要,产业支撑很重要,否则没人去。除此之外,文化娱乐、体育设施也很重要,也是一个聚人聚气之场。在规划中,要特别注意文化娱乐、体育设施建设,这些设施将带动相关服务业的繁荣发展。要立足于充分发挥城市功能来规划城市建设布局。我们一定要看到文化带动旅游和贸易的作用。人们到北京来爬长城、看故宫、逛颐和园,实质是奔着文化去的。现在的城镇化建设不能就是新盖一大片楼。我反对修了两条大马路,建了两排高楼,这就叫小城镇?不是那回事。

“城镇化建设不能‘千楼一面’、搞‘百胞胎’”

记者:我们了解到,您特别强调城镇化的发展要有特点,要有自己的风格,不能千城一面。城镇化建设如何建出特色?

吉炳轩:城镇化建设要注意将城市的特点体现出来。城市特色将提升城市竞争力。任何城市都有文化的积淀和文化的表现。城市的面貌、建筑、道路,都可以体现出文化品位,城镇化建设要体现出文化品位。比如,以北京为代表的一些中原地区主要表现的是大气、豪气、皇家气魄,更多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以上海为代表的南方一些地区突出的是靓丽洋气,体现的是中西文化的结合。黑龙江作为北方边疆省份,特色是白山黑水、大平原、大农田、大油田、大界江、大湿地,气象是广袤、开阔、大气的。

在不同的地方搞建筑,必须充分体现地方特色,与这些特色融为一体。城镇化建设要有各自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文化品位,尽量丰富多彩,千姿百态,严防千篇一律。而且搞城镇化建设,既要保持传统,更要体现现代,要与自然环境、历史底蕴、文化背景协调起来,不能简单照搬照抄,搞得不伦不类。

同时,还要关注城镇化建设中城区预留绿地空间问题。要减少一部分开发用地,多一些公益用地,城区要有一个或几个城中小森林,在总体规划中还要设计几块地专门种草,这是从建设和谐宜居城市出发的。有了森林、绿地,可以提高城市生态品位、环境品位。

城镇化建设不能只有商业气息,而没有文化内涵。从城镇化建设来看,能较好体现文化品位的,一个是建筑风格,特别是一些标志性大型建筑;一个是城市园林,包括街道景观;还有一个是城市雕塑。在建筑设计上一定要把好关,努力体现出城市特点。

搞城市建设,可以学习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建筑成果,但一定要符合本地实际,既要借鉴吸收,又要发明创造。做到因地制宜,多种多样,突出特色。城镇化建设不能“千楼一面”、搞“百胞胎”,要努力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甚至百年也不落后的城镇。

5/5<12345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