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收缩城市”有哪些?

2014-09-10 09:40 来源:澎湃新闻网

原标题:中国的“收缩城市”有哪些?

“收缩城市”指的是城市人口流失、失去活力的现象。那本著名的《收缩的城市》早已告诉我们:如今不再是一味增长的时代。在中国,“收缩城市”的概念,所指的并非美国式的“郊区化”,而是更体现为赢家城市和输家城市的差异拉得更大,输家城市的数量也相对更多。

的确,中国处于快速城镇化进程之中,但在一些城市的成长背后,另一些城市也显露出相反的趋势。虽然中国一再出台类似“限制大城市人口,重点发展中小城市”的政策,但城市优劣之差仍在扩大,其集中体现在人力资源方面。

北京城市实验室发起人龙瀛、首都经贸大学吴康等人,利用“五普”和“六普”人口资料,以街道为尺度,考察了2000-2010年中国人口密度的空间变化,分析了2000年以来我国城镇化格局的演变特征。这项成果题为《人口密度的时空演变与城镇化空间格局初探》,是北京城市实验室(BCL)的工作论文(http://www.beijingcitylab.com/working-papers/wp21-40/ ,第36项 )。

参考北京城市实验室的这一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在这十年间,中国人口密度减少的乡镇街道,数量在增多,面积也在增大。

总体而言,在中东部,呈现出人口自乡镇向街道流动、自欠发达的城市群外围地区向经济发达的核心区流动的态势。在全国层面,形成了两大明显的人口流出连绵区。一个是西部的川渝黔连绵区,另一个是东部的浙西南-闽西连绵区。

当然,人口密度指标是衡量收缩城市最直观的一项标准,但并非所有人口减少都意味着衰落,其中或也有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起作用。未来我们还将结合城市具体情况,进一步探究。

那么,单从数字来看,在北上广人满为患的同时,中国哪些城市的人口密度在减少?

以街道衡量

根据这项研究,2000年,全国39007个乡镇街道(以2012年全国乡镇街道政区边界为基础)的平均密度为873人/平方公里,到2010年上升到977人/平方公里。我国人口依然集中在“胡焕庸线”以东。

密度超过1000人/平方公里的乡镇街道,仅占国土面积2%。而不足100人/平方公里的乡镇街道,占国土面积70%以上。密度在2000人/平方公里以上的乡镇街道由2000年的1883个增加到2010年的2345个,密度在100-1000人/平方公里之间的乡镇街道数量相对稳定。其中密度在100-200和500-1000人/平方公里的数量有所减少。


2000-2010年人口密度的频次分布

从街道格局而言,2000年以来,在39007个乡镇街道单元中,人口密度基本未变的有17808个,不到50%。密度降低的乡镇街道单元总计12840个,总面积约173.4万平方公里;密度增加的乡镇单元总计8359个,总面积约135.4万平方公里。无论数量还是面积,人口密度减少的乡镇街道明显多于人口密度增加的乡镇街道。

1/212>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张庆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隐藏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