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2024合肥城市专题-空间演变 > 正文

合肥城市总体规划变迁

2024-07-10 14:36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合肥,位于江淮之间,巢湖之滨,因两河(南淝河与东淝河)均发源于此地而得名,是中国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城市。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合肥争天时、获地利、拥人杰,完成了从军事重镇到江淮中枢,从安徽省会到长三角副中心城市,从全国工业城市到全国科学中心的华丽蜕变。

1.jpeg

清嘉庆合肥县傅城郭图

2.jpeg

民国时期合肥市区图

1958年9月,毛主席视察合肥,指出:“合肥不错,为皖之中”“从长考虑,似较适宜”。就此,省会定于合肥一锤定音。此后,在历年城市总体规化的保障下,合肥开始了它的腾飞之路。

第一版总规(1958—1967年),1958年获批,城市定位是一座以纺织工业为主的生产城市,规划到1967年人口55万,用地50.7平方公里。该版城市总体规划奠定了合肥市以老城为中心,向东、北、西南三翼伸展的基本布局形态。

1958(第一版).png

第二版总规(1979—2000年),于1977年开始编制,1982年获国务院批准,城市定位为我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和建设中的铁路枢纽城市。规划到1985年人口60万,用地60平方公里;到2000年人口70万,面积77.7平方公里。首次确定了合肥“一核三翼、风扇布局、绿环绕城、田园楔入”的城市空间发展形态,“合肥模式”被写入中国城市规划学科教科书《城市规划原理》,被誉为典范之作。

1979(第二版).png

第三版总规(1995—2010年),于1993年编制,1999年获批,城市定位为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华东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规划到2010年人口165万,面积150平方公里。

1995(第三版).png

第四版总规(2011—2020年),于2005年编制,2016年获批,城市定位为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区域性交通枢纽,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2006(第四版).png

合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原则,围绕“中心引领、两翼齐飞、多极支撑、岭湖辉映、六带协同”的总体要求,构建“一城一湖一岭、两翼多极六带、三环三楔三区”的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2021(第五版).png

本文内容综合整理自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供稿、合肥文史、AR世界建筑报道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汤海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