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联合体-动态 > 正文
导读
2024年11月30日-12月1日,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与规划高端论坛在广东江门成功举办。来自粤港澳三地的专家学者、青年代表们齐聚一堂,围绕“重大基础设施与大湾区一体化”这一主题展开研讨。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五大战略定位,为高水平谋划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根本遵循和目标指引。
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领域的融合发展,增进粤港澳地区之间的规划交流,11月30日-12月1日,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与规划高端论坛在广东江门成功举办。本届论坛在中国科协港澳台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由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联合体主办,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江门市规划协会承办。此前两届高端论坛分别在南沙、香港举办。相较前两届,本届论坛更深入地研究城市发展和规划问题,并通过分析重大基础设施来剖析如何促进大湾区一体化。论坛强调了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对于国家战略布局的重要意义,并深入探讨了规划行业的具体实施措施。
以深中通道的正式通车为契机,本届论坛聚焦“重大基础设施和大湾区一体化”主题。论坛选址于珠江西岸的江门,着眼于促进大湾区的均衡发展,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功能。来自内地、香港、澳门的规划界专家学者、青年代表们齐聚一堂,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功能布局、空间格局重塑及区域一体化等内容各抒己见、交流分享,共议重大区域建设设施影响下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趋势与规划应对,为区域的长远发展建言献策。论坛通过规划V站、“中国城市规划”视频号等平台同步进行线上直播,累计吸引了超过3万名观众在线观看,引起高度关注和广泛参与。
会议现场
1 开幕式
主持人:石楠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联合体主席、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石楠秘书长主持开幕式,他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深化粤港澳合作,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指引。多年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联合体各成员单位,按照优势互补精神,加强规划领域密切交流,在学术研讨、青年服务、科技奖励等方面开展了越来越多的深入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领域的共建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致辞嘉宾:马向明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联合体执行主席、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会长
马向明首先回顾了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联合体的发展历程,表示这一平台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粤港澳地区间的共识凝聚和人才交流,也增进了内地规划同行对香港、澳门的理解。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与发展高端论坛是规划行业的一场学术盛会,他希望规划同行们,特别是粤港澳的青年人,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打造一张粤港澳大湾区协作交流的新名片,为自己的生活环境建言献策。
随后,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联合体上任执行主席、香港规划师学会前会长李建华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联合体标识。联合体标识以 “粤、港、澳”三地最具代表的花为灵感,取其形,合为一,代表粤港澳地区建设发展的紧密联系;取意“三人行”规划联盟,表达三地规划专业人士亲密无间的联系,联手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以纽带设计融合粤港澳三地的代表颜色与市花形态,并以线为桥象征大湾区各城市的紧密连接。
李建华发布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联合体标识
2 主题论坛
张虹鸥: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测度与展望
张虹鸥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
张虹鸥首先阐释了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概念内涵,表示城市群协同发展最重要的是功能协同、目标一致、互通互联、资源优化配置。他从流空间视角下的城市群空间组织、全球生产网络及创新网络下的分工组织、尺度效应与权力重组视角下的制度建构三个维度阐述了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理念的构建。
张虹鸥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测度研究,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协同发展水平认知不清等问题,围绕测什么、怎么测来构建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创新性提出城市群协同发展的五维模型,即产业协同创新、资源协同配置、制度协同安排、服务协同共享、环境协同治理,并提出了74个指标。
张虹鸥从创新体系、产业集群及产业空间、交通体系、制度协同四个方面展望了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他表示,新的发展阶段,粤港澳大湾区要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源泉。首先,建设高水平大学;其次依托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将大学、实验室的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他强调,在交通设施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建设和投入的时序关系,以及新增长模式之间的匹配性和适合性关系。而港澳和珠三角协同,一定不能完全同化,应在整体上体现出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作用。
王世福:大湾区跨边界规划实践的观察与思考
王世福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
王世福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门户,是面向世界的战略支点、双循环衔接点,应充分发挥湾区多中心联系全球的独特优势,共同以更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建立对话、交往、交流、共享!目前,大湾区在发展态势上呈现了极化现象、聚湾趋势,王世福强调对“黄金内湾”的识别,确定其可能范围,对标世界其他湾区,警惕区域发展不平衡,既要经济效率,更要重视社会效率。
王世福以“哥本哈根-马尔默”的双子城“共赢模式”为例,阐释了跨边界是一种有价值的空间类型。要加强跨境合作,释放区域协同效应;加速要素资源流动,释放发展差异势能;推进创新合作,激发产业协同潜力;加强文化交流,增强社会认同感。
王世福认为,在大湾区,跨边界作为一种价值空间,体现在教育、医疗设施的增速、生活方式的跨边界、公共服务的跨边界等方面。加快黄金内湾缝合,实现“时空压缩”效应,促进人员流动,促进旅游业发展,以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发展平台推动跨边界融合创新。
王世福提出了海洋城市的一体化空间治理框架,考虑在“腹地-海洋-前陆”的空间结构上衔接战略、权力、制度等规则,并最大程度实现自身功能,形成“治理规则-治理空间-治理功能”的统筹协调框架,形成面向复杂现实的陆海统筹规划体系。他希望大湾区发挥制度合力,共建人文湾区,实现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
石克全:大湾区重要基建——香港轨道交通融合
石克全 百川交通规划咨询公司总经理
石克全首先详细介绍了香港铁路及智慧绿色集体运输系统,表示未来要大力发展北部都会区和连接深圳的铁路。
石克全以香港太古坊到福田中心及广州北京路到江门赤坎的交通出行方式等为案例,分析了香港往返大湾区、大湾区内部城市间交通出行问题,提出香港与内地铁路减少换乘连接的构思。同时,分析了低空模式往返香港的挑战与机遇。
最后,针对大湾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与城市规划一体化,石克全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压缩海关时间,优化布局和人流控制措施;二是研究铁路换乘布局和平均换乘距离,利用不同设施缩短换乘时间;三是减少铁路换乘次数,要研究发展直通车的机遇和挑战;四是抱着改革求变的精神,两地同时研究不同融资、实施和海关体制,突破现实框架,加快规划、设计和实施轨道交通项目;五是研究低空经济时,争取与大湾区不同城市进行深入技术交流。
陈敏扬:香港策略基建与城市规划协同的启示
陈敏扬 奥雅纳副董事、中国区规划总监
陈敏扬首先通过介绍“香港2030+、《香港都会计划》、港口与机场发展策略”等,分析了香港策略基建与城市规划协同的背景,表示通过多方推动基建与城市发展协同落实,形成了政府、港铁与市场投资者协同增效的关系。他表示,大湾区国际级基建需要提升效益,集中落实,让基建投资物有所值。
陈敏扬认为,策略基建与城市空间发展应高度协同,更有效地汇聚资源要素和发展动能。一方面通过轨道口岸基建为深港协同与城市功能增值,另一方面构建超级纽带,高效运用基建资源集聚湾区人才流动交往功能。第三,结合空间规划、工程实施与交付策略,善用口岸空间,把握人流提升复合功能。
最后,陈敏扬再次强调要兼顾战略和落实层面的一体协同。他表示,基建与城市空间发展需要有协同的财务概算与实施路径,明晰主体、谋划利益图谱和公共与社会投资合作的可能,将规划与工程可行性前置,确保法定规划与基建协调的落地性。评估现有基建的增容潜力,通过存量发展盘活基建增容效益。
林瑞海:澳门轨道交通基建与大湾区的互联互通规划发展
林瑞海 澳门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系客座教授、澳门智行研析有限公司行政总裁
林瑞海介绍道,澳门面积小、人口密度高、交通拥堵,为更好地配合澳门城市发展、有效提升陆路交通的能力和效率,澳门力求通过轨道交通网的规划与建设为公众出行创造多样化选项的利好条件,让具有高效、集约、可靠、准时、大运量、舒适等特点的轨道交通在陆路交通中发挥更大作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澳门的轻轨系统规划以轻轨为主轴同公交系统相配合,遵循“以人为本”,构建以轻轨系统为主干、公共巴士及的士为基础、自动步行系统为辅助,各种公交方式合理分工的立体交通模式,以及相关交通政策的实施,借此完善本地交通供求管理。
林瑞海表示,在澳门轻轨同大湾区的互联互通规划中,交通网络、基建、运作时间表、交通资讯和车资支付的整合是大湾区无缝整合公交的主要元素。大湾区的无缝整合公交系统将能大大增加大湾区出行的便捷性,让公交出行成为主要的模式,减轻道路交通对环境所造成负面的影响。从长远来讲,将会对整个环境、气候的变化带来正面的影响,是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谭金花:人文湾区建设理念下的文化保育实践与思考 ——以“侨”为中心的江门实践为例
谭金花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暨建筑系教授
谭金花通过分析五邑侨乡与世界的关系、与近代中国的命运,表示侨乡作为中国最早全球化的中心,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为推动中西方文明互鉴、文化交流发挥了巨大作用。
谭金花认为,作为“中国第一侨乡” 的江门,需要思考如何利用好侨乡的资源与优势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何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人文湾区的政策指引下做好侨乡文化发展规划?
谭金花重点介绍了“仓东计划”这一实践案例,希望通过此案例传播遗产保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方法,实现建立示范、传播理念、培养人才的目标。在整个的计划过程中,谭金花始终强调尊重和尊严,她认为,文化遗产的保育与发展不是一把双刃剑,而是相辅相成的;要在尊重当地历史文化和当地居民的情况下发展旅游业,要做人的规划,让人有幸福感;要注重地方精神的保护;挖掘乡村智慧与保育本土文化;实现传承传统文化与社区共同发展。在“学术引领+文化主导+公共参与+民企管理+政府支持”的管理模式下,他们不断探索如何让地方历史成为教育资源、文化遗产与社区怎样可持续发展、地方创生与社区创新。
3 青年论坛
主持人:张绮薇 香港规划师学会会长
12月1日下午,来自粤港澳的八位青年规划师从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等方面,以青年规划人的视角探讨湾区高质量发展。
从左至右:金祎、俞斌、陈蔚、樊德良
从左至右:陈浩聪、钱竞、郭磊贤、殷嘉宇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划二所技术总监金祎,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交通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俞斌,佛山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交通一所总工程师陈蔚,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政府规划编制部总监樊德良,香港规划师学会青年规划师组代表陈浩聪,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副总规划师钱竞,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磊贤,江门市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殷嘉宇围绕大湾区城际轨道、港珠澳跨界交通、城际铁路“地铁化“、大湾区青年友好型规划、北部都会区的青年友好规划、“Z世代”居住空间需求与规划应对、江门的“西岸”想象、江门的空间形态演变及空间发展格局新篇等主题展开探讨。
4 圆桌对话
圆桌对话环节由马向明执行主席主持,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联合体主席、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香港理工大学暂任副校长、赛马会社会创新设计院总监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规划署前署长凌嘉勤,大湾区香港中心研究总监王缉宪教授,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司马晓,佛山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董事长李汉飞,江门市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焱,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陈德绩七位专家学者围绕大湾区一体化协同发展、大湾区均衡发展、基础设施的链接功能、规划行业的应对等问题展开讨论。
与会专家认为,深中通道、黄茅海大桥等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为珠江西岸城市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改变了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了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而西岸城市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华侨资源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就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挥自身优势,在融合发展过程中找准自身定位,抓住新的发展机遇。专家们强调,规划要适应新的生活方式,通过资源配置与管理,提供解决问题的路径,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
5 会议总结
最后,石楠作会议总结。他强调了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联合体在时代发展中的核心价值——重要性、合法性、合理性。本论坛是一个致力于落实中央战略,在规划领域开展学术研讨、专业分享与同行交流的平台。本次会议不仅使与会者深刻认识到大湾区各城市的独特价值,也倾听了来自青年一代的声音。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致力于促进大湾区人才交流,积极支持青年成长。
论坛上,专家学者、规划从业人员、青年才俊之间达成了共识:交流至关重要。这不仅关乎知识的传递和智慧的碰撞,更是推动大湾区一体化进程、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通过深化交流合作,汇聚各方智慧,共同为大湾区的繁荣稳定和国家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
嘉宾合影
*本文根据现场发言整理,未经专家审阅。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