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人民日报:棚改新居安得民心

2015-05-25 14:12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朱金良

前不久,朋友邀我去他家喝“双喜临门”的喜酒,一是喜迁棚改新居,二是喜迎新过门儿媳。朋友憨笑地说:“以前住在那破旧的棚户区房子里,天天愁,没有哪家姑娘愿意进门哩!”他的话勾起了我的回想。

我们住在桃锰社区,所辖有个桃江锰矿,是个有着近50年历史的国有老矿,属全国十大锰矿基地之一。因技术和生产设备落后,企业停产,并于2007年破产,留下3000多名职工和家属,其中810户住在上世纪60年代建造的“干打垒”土坯房里,成了棚户区居民。土坯房低矮潮湿,加上年久失修,“大雨大漏,小雨小漏”就是生活常态。

搬棚户、住新房,是老百姓的心声。十八大以来,国家加大了工矿棚户区改造步伐,当地政府紧紧抓住契机,积极争取国家棚改扶持资金,千方百计筹措配套资金,鼓励棚户区居民自筹部分资金,采用“新建一批、维修一批、改造一批”的办法进行改造,桃江锰矿棚户区改造也随之进入快车道。

记得5年前,我们还奔走呼号,积极争取棚户改造政策,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桃江锰矿810户土坯房终被列入国家工矿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去年底,桃锰首批棚改新房交付使用,部分棚户区居民喜迁新居。考虑到一些下岗失业及退休老职工自筹资金困难,还建设了部分廉租房并实施旧房改造。棚户区困难居民居住条件得到基本改善,赢得了住户的满心支持和拥护。

能从旧房搬新家,人人心里乐开花,也圆了社区居民们多少年的心愿。72岁的文老人,40多年一直蜗居在“干打垒”土坯房里,碰上下大雨,她还常常半夜三更爬起来接漏,家里所有的脚盆、脸盆、桶子全用上了,甭想睡个安稳觉。无数风雨辛酸泪,今日换笑颜。文老人说:“我们虽然暂时还没住上新房,但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旧房一定会改造一新,再也不用担心透风漏雨了!”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写着,过去一年,“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740万套,基本建成511万套”,这是实打实的成绩;“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安排740万套,其中棚户区改造580万套,增加110万套,把城市危房改造纳入棚改政策范围”,这是政府对未来一年工作成果的期许。实实在在的棚改措施,让人心里踏实了。

苏东坡在《定风波》中写道:“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在桃锰社区工作、生活近30年,这里早已成了我的故乡,这里的居民早已成了家人、亲人。梦想从来都不曾干枯,因为这里的居民实现了安居梦;梦想从来没有遥远,因为还有好政策为追梦路上的人们开启大门。“安得广厦”,也能安得民心,安得百姓福。(作者为湖南桃江县松木塘镇桃锰社区工作者)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古城墙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