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以习近平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思想指导江西区域发展实践

2018-01-09 09:01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刘耀彬、彭峰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项核心内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从我国区域发展新形势和决胜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要求出发,明确提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习近平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思想为我省新的区域实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我省实施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新时期实施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我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我省已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协同性、有效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打造协调发展绿色产业体系;拓展全方位开放新空间,培育我省新经济新动能,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实施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我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现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协同性、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等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我省区域协调发展迎来新一轮战略机遇。当前,如何协同现有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海西经济区规划、振兴赣南原中央苏区规划、赣江新区规划等国家区域发展,充分协调好各经济区之间的发展,加强各区域之间的协同创新,提高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协同性和有效性显得十分紧迫。

(二)实施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我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打造协调发展绿色产业体系的内在要求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视察时强调,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当前,我省面临着发展不足这个主要矛盾以及总量质量都亟需提高的严峻形势,必须着眼于绿色经济的提质增效,通过绿色发展形成协同创新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我省总量质量的双提升。实施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必将促使我省形成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发挥我省生态优势,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从而开创绿色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三)实施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拓展全方位开放新空间,培育我省新经济新动能的重要支撑

省委书记鹿心社在江西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指出,江西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势突出,战略地位重要。省长刘奇在江西省十四届五次全会上强调,坚持以“一带一路”建设统领全省对外开放,着力构建开放大通道,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建设长江中游地区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聚集地、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示范区、内陆双向开放合作新高地。增强持续深化开放合作,对接融入“一带一路”积极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大战略,全力打造大开放平台,是我省新区域发展战略的内在需求。实施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必将为我省拓展全方位开放新空间,培育我省新经济新动能。

二、全面落实我省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各项任务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促进我省区域协调发展面临重大机遇,也存在诸多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战略部署,习近平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思想指引我省如何深入推进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一)精准脱贫,加大力度支持集中连片区脱贫

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居民生活困难,社会矛盾相对突出,是江西省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和短板。实施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紧紧抓住罗霄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这个重点,革命老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这个短板。以罗霄山片区地为我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大力发扬井冈山精神,切实解决罗霄山片区基础设施落后、社会保障不足等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构建扶贫信息网络体系,完善片区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开展扶贫开发立卡建档工作,通过信息化手段和公示制度加强对社会救助申请家庭的经济收入、财产状况核查,对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按照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原则,将发展生产,社会保障,培训教育,生态补偿,异地搬迁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建立扶贫办攻坚的长效机制。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力,推进现有国家发展战略协同提效

我省现代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经济发展面临产能、库存、杠杆、成本、短板等突出问题,要素和资源在空间的不合理分布严重阻碍了我省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要解决这一问题,亟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力,提高要素供给的质量,优化我省产业生态系统。无论是过剩产业“去产能”,房地产市场“去库存”,金融创新“去杠杆”,还是用工企业“降成本”,发展新兴产业“补短板”,都需要省市统一协调,对我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样板区、中部地区绿色崛起先行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创新区、生态扶贫共享发展示范区等不同类型地区,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同时,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我省现有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赣南原中央苏区、赣江新区等国家发展战略协同提效。

(三)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建立新的全方位开放空间格局

我省处于长江经济带的中部,是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三角区的战略腹地,是粤港澳“西进”和“北上”的必经之地,在新一轮扩大开放中独特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注重发挥我省区位优势,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对接长江沿江综合运输通道,以高等级航道和快速铁路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航运、铁路、公路、航空、能源通道及综合枢纽工程建设,打通联江通海战略通道。与杭州、深圳、福建、武汉等地合作,开展水路空多式联运;推进赣浙、赣粤、赣闽、赣鄂合作区建设,打造经贸合作发展示范区,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打造“闽赣新轴带”大通道,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扩大双向开放,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四)对接“长江经济带”,推进东西轴向发展

以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国家战略为引领,构建全方位系统化的区域协调发展体系,促进我省一体联动、推进重点地区突破。加快推进昌九一体化进程。以交通、产业、生态为重点,切实推动一批重点工程项目、重大改革规划落地见效。以昌九一体化为支撑,提升昌九地区整体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着力构建我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格局,高标准聚焦聚力建设昌九新区,引导高端要素向昌九新区集聚;支持昌九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昌九核心引领作用。坚持承接产业转移与优化升级相结合,积极引导生产要素向赣沪沿线集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的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带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

(五)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立鄱阳湖生态城市群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为我省确立了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样板区,中部地区绿色崛起先行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创新区,生态扶贫共享发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统筹推进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建设,在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河湖保护与生态修复、绿色产业发展、生态扶贫、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等重点领域大力推进试点示范,支持形成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多样化路径和模式,总结经验成果并及时推广完善。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需要强化与国家部委的沟通衔接,统筹推进省市间分工落实。加快建立生态环境损害分级制度,完善各级党委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评估机制,确保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政策实施的有效可行,为生态文明试验区省市县多层面有效落地提供支撑。

(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立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格局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将打造特色小镇纳入到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系中。依据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由省、市、县三级共同扶持,打造休闲旅游、传统文化、商贸物流等特色小镇。建立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建立城乡统一的政策体系。坚持产城融合发展,通过产业发展,特别是服务业的大发展促进我省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和创业。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由各级政府统一协调提高对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支持。

三、建立更加有效的我省新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我省当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推进区域公共基础设施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微观机制的作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我省必须着力消除各种形式的地区“分割”、消除地方保护和市场歧视现象,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让企业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提升产品竞争力,从而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针对地区间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差异,完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制,让要素和资源流入到有利于扩大有效需求的领域,发挥地区产业比较优势,推动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二)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健全区域合作服务体系,形成赣东赣西互动、赣南赣北协调的合作发展格局。发挥平台创新示范作用,积极推进赣江新区建设,形成具有带动和创新作用的区域性创新平台。强化区域互助机制,在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科技资源配置、制度创新等方面,加大对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完善对我省重不同地区间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推进我省区域协调发展立法进程,实现以法律形式规范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责任等,增强区域合作的约束性。

(三)推进区域公共基础设施共享机制。建立区域公共基础设施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决策制度。将基础设施建设协商制度纳入地方性法规,搭建公共基础设施共享信息服务平台,确保设施数量、设施选址等通过各级地方政府与利益主体共同协商确定。建立公共基础设施共享改革试点。选择发展潜力大的地区,确定为综合共享改革试点,有重点、分阶段地循序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共享。完善公共基础设施财政投入机制为重点,加快基本公共基础设施全面覆盖,逐步减小不同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共享水平差距。

(四)充分发挥市场微观机制。以新时期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企业与国内一流科研院所和省内高校的合作对接,共同建设集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为一体的重大创新核心平台,形成科技创新策源地,推动创新资源共享。以南昌国家高新区为核心,建设创新主体集聚区、开放创新示范区,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支持新余、景德镇、鹰潭、抚州、赣州、吉安等国家高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绿色工业,实现各地区特色发展、优势互补。

本文为教育部社科司关于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项任务“习近平新时代的区域协调观形成、要义和创新”的阶段性成果。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张庆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隐藏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