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10月24日,第二届公园城市论坛在公园城市首提地——天府新区举办。论坛以“公园城市·未来之城——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主题,由科技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国人居署、四川省人民政府为指导单位,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
作为第二届公园城市论坛的压轴大戏,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联合天府新区编制的公园城市指数(框架体系)压轴发布。
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四川省副省长杨洪波,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凤朝,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吴海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杨保军出席论坛。
范锐平在致辞中说,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首次提出公园城市理念。今年初,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明确提出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今天我们再次聚首,心怀美好生活无限憧憬,畅想未来城市理想形态,深入探讨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时代价值、科学内涵、实践路径。
让城市自然有序生长,是筑城聚人之根,是美好生活之本。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就是要直面城市有机生命体的多元性、复杂性,坚持“人城产”逻辑,在自然与有序之间权衡调适,不断探索转型发展突围之路,努力打造标定时代发展高度、承载美好生活向往的未来之城。
面向未来,成都将形成“青山绿道蓝网”相呼应的公园城市空间形态,将形成“轨道公交慢行”相融合的公园城市运行动脉,将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相统筹的公园城市发展空间,将形成“巴适安逸和美”为特征的公园城市社区场景,将形成“开放创新文化”相协调的公园城市发展动能。
成都将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主动融入双循环、齐心唱好双城记,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努力在服务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中建功立业,努力在世界城市体系中争先进位。
开幕式上,杨洪波、吴海洋、杨保军、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一级巡视员明晓东、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副司长于庆贺分别致辞,联合国人居署项目司司长拉斐尔·塔兹以视频方式致辞。
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张人禾围绕“雪山下的公园城市”,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围绕“以公园城市理念推动蓝天与低碳协同发展”,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张顺茂围绕“鲲鹏展翅,昇腾万里——打造科技创新之蓉城”,日建设计常务执行董事、日建设计(成都)都市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大松敦围绕“公园都市——由官民连携共创的新型公共空间构成的环境亲和都市”,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经济学家潘家华围绕“市民本位,零碳增长——创新城市发展范式,建设美丽公园城市”,分别作了主题演讲。
大会上举行了项目签约仪式,龙泉山生态世界公园及生态康养人居示范区项目、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智慧轨道交通项目、香港银丰国际绿色智慧城市有机更新项目、中日城市设计产业中心人南城市更新项目、成都白莲池国际文化商娱HUB乐园项目、蜜雪冰城亚洲总部及研发生产中心项目、区块链产业园项目等10个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计划投资总额1034亿元。本次论坛期间,签约项目共23个,计划投资总额约1141.86亿元,其中百亿级项目8个。
当日下午,7个分论坛同时进行。主题分别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理论探索分论坛、践行创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分论坛、践行协调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分论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分论坛、践行开放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分论坛、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公园社区分论坛、公园城市首提地——天府新区创新实践分论坛,分别从理论探索、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和外延、具体实践案例等角度,汇聚国内外众多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集思广益,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建言献策。
在闭幕大会上,基于成都近年来对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探索和实践,发布了系列成果。“希望国内外专家和嘉宾们继续与我们共同研究探讨、交流合作,持续深入开展公园城市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共同探索新时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范式。”成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谢瑞武发布《公园城市·成都实践》、《公园城市发展报告(2020)》,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贺克斌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赵亮发布《公园城市·未来人居示范研究》,四川天府新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天府新区成都党工委书记刘任远发布《鹿溪智谷公园社区规划建设——公园城市首提地?天府新区实践探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高级城市规划师孙安军与刘任远共同发布《公园城市指数框架体系》。
孙安军与刘任远共同发布《公园城市指数框架体系》
其中,《公园城市·成都实践》系统梳理总结了成都近三年来的公园城市建设成效和系列典型案例,联合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等研究机构,开展了公园城市“两山”发展指数、公园城市与成都生态环境建设、公园城市与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等系列公园城市实践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这一成果,包括实践综述、专家论述和案例阐述三大篇章,由中国发展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将为公园城市理论体系的丰富完善提供支撑,为成都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指导,为公园城市理念在全国的推广提供参考。
《公园城市发展报告(2020)》 是公园城市年度发展报告(蓝皮书)的首本书,由中国社科院、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公园城市专业委员会和成都市社科院联合组织,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潘家华研究员领衔,邀请中科院、中国社科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著名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成都市相关部门和区(市)县共同编写,由国家一级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由总报告、研究专论和典型案例三大部分构成,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价值转化、公园城市规划建设、城镇化效率评估、绿色发展等视角对公园城市建设中涉及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丰富和深化了公园城市理论体系,为公园城市建设提供指导和参考。
《公园城市·未来人居示范研究》 公园城市·未来人居示范研究课题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与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合作完成。成都建设公园城市、未来之城是未来人居的全新实践,选择成都作为未来人居示范研究对象,是因为未来人居与公园城市理念高度契合,可充分彰显成都休闲特质和生活城市特征,创新探索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研究以无人驾驶为主线 ,以智慧平台为载体 ,提出未来城市场景的规划、设计和应用构想,以期融合公园城市新形态、新空间、新场景,通过无人驾驶、智慧信息技术等新技术,打破居住、工作、交通、游憩四大传统功能的界限,营建工作与生活相融合、出行与休闲相融合的未来宜居家园。
《鹿溪智谷公园社区规划建设——公园城市首提地·天府新区实践探索》一书,以鹿溪智谷公园社区为样本,聚焦规划和建设两个重要维度,围绕“生态、空间、公共”三大属性,按照“物理层、智慧层、价值层”递进思路,对公园社区生态塑造、产业布局、场景营造、价值转化等进行了全面的技术解析和系统的路径建构,致力于为公园城市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天府经验”。
《公园城市指数框架体系》由天府新区联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编制,植根于天府新区近三年来公园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聚焦和谐共生、品质生活、绿色发展、文化传扬、现代治理等5大维度,从15个方面为公园城市建设提供了目标导航和度量标尺,力求体现前瞻视野和共向追求,在深化公园城市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上开展了先行探索。
《公园城市指数框架体系》发布
第二届公园城市论坛,是在2019年4月首届公园城市论坛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公园城市论坛的交流平台作用,锚固公园城市印记,塑造公园城市品牌,既是系统梳理、展示近三年来成都纵深推进公园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努力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和实践经验;也是成都以开放之姿,广邀社会各界求智问贤,为公园城市建设集思广益的盛会;更是成都牢记使命和嘱托,从“公园城市首提地”迈向“公园城市示范区”,面向未来探索城市发展新路径的主动担当和作为。
近三年来,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以新发展理念为“指挥棒”,从公园城市的“首提地”到“示范区”,从零星思索到系统谋划,从理论到探索再到示范,成都不断锻造新动能、迸发新活力。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在天府新区指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从此,公园城市这一全新的城市理念,从成都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对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明确要求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2020年4月24日,在成都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成都市提出,党中央赋予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历史使命,是对成都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的充分肯定,是成都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最重要、最独特的国家定位。
示范区建设是前期公园城市建设实践的全面深化,其逻辑起点在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价值取向在于以人为本、美好生活,根本动力在于转变方式、持续发展,责任担当在于先行先试、积累经验。示范区建设也是一项面向未来探索城市发展新路径的系统工程,成都要站位全局、主动地试、大胆地闯,当好“试验田”、走出新路子,努力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和实践经验。
上海浦东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等国家级新区代表;广元市、眉山市、南充市、内江市等城市代表,以及高校、科研机构、高端智库、企业代表等,共计300多位嘉宾参加本次论坛。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