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月22日,黑龙江省级人代会在完成各项议程后,顺利闭幕。至此,2021年31省区市省级两会全部结束。通过对2021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的梳理发现,区域协同发展、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城市更新等工作成为各地“十四五”城乡建设的着力点。
关键词一:区域协调发展
向深度广度拓展 多地奏强“合”弦音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列为七大战略之一。在今年地方两会上,“区域协调发展”是多地未来重点工作的关键词。
区域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以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为引领,以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流域区域发展战略为重点,一个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区域发展格局不断完善。
京津冀三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明确,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深度广度拓展。其中,北京提出,将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为抓手,强化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协作,促进北京空港、陆港与天津港的规划衔接和融合;天津表示,将全力服务雄安新区建设,推进重点领域一体化发展,加快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河北将共建世界级城市群、机场群、港口群,完善区域生态环境联治联建机制,推动京津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河北延伸。
在今年的四川、重庆两会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也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站在新起点,两地将在哪些领域发力?四川《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深化拓展“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重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联合四川共建中欧班列(成渝)号,优化去回程线路及运力,促进线路向北欧市场延伸。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无论是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是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中,“长三角一体化”一词频繁出现。作为地区发展龙头的上海市,将发挥带头作用,集中推动经济格局的优化。上海市提出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虹桥商务区对内对外开放枢纽作用,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和长兴岛海洋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高水平建设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进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一体化治理等。江苏省两会上有提案建议,进一步建立与长三角其他省市的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共享平台,逐步实现区域数据和科研资源共享共用,同时统一长三角区域服务标准,建立一体化服务协同机制。
关键词二:乡村振兴
全面推进提档升级 多地因地施策“划重点”
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外发布。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各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2021年工作时,也均把乡村振兴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如,内蒙古提出,加强农村牧区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集中支持一批脱贫旗县推进乡村振兴;广西提出,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完善推广县级“5+2”、村级“3+1”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四川将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
为了让农民群众生活得更舒心,多省份还针对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出台具体措施。
河南省统筹城乡发展,有序推进乡镇和村庄规划编制。目前,全省已有8300多个村庄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成果;江西将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实施6000个村庄整治建设;湖南将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广东提出,加快补齐水电路气、通信、物流等短板,持续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加快自然村集中供水全覆盖,推进农村房屋安全隐患和地质灾害风险点排查整治;陕西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建设,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以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为重点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继续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关键词三:城市更新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 促进城市转型发展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不少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在2021年启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健全城市更新政策体制机制,编制城市更新“十四五”发展规划和空间规划,制定城市更新年度计划,实现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土地利用效益。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开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601个,新建地下综合管廊50公里。北京市以街区为实施单元,注重城市设计,创新政策机制,鼓励引导各方力量参与,实现利益共享、多方共赢。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制定了详细的城市更新行动计划。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启动实施城市更新九大工程。环境整治工程,深化“两下两进两拆”专项整治,推进“三延伸两提升”。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完成1763公里雨污分流改造任务。风格塑造工程,以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加强城市设计,塑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路网畅通工程,合理规划路网架构,统筹推动立体交通和静态交通建设,加大老旧街巷整治力度,努力构建“窄马路、密路网”交通体系。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重点做好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及建筑节能改造、加装电梯、周边绿化、停车设施配建等工作。年内开工1866个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客厅”打造工程,制定公共空间设计建设技术导则,以公共建筑集中区、大型商贸区为重点,精心雕琢一批特色片区。城市文脉保护工程,推进12个历史文化名城、6个独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加强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加快城市易涝点治理,改善城市道路排水,提高雨水就地消纳利用水平。智慧城市建设工程,推动城市管理智能化,促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省、市两级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县级数据城管平台全覆盖。文明城市创建工程,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牵引,规范城市管理执法,强化法治约束,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关键词四:生态文明
共建美丽中国 神州绿色越绘越浓
高质量发展,绿色是底色也是亮色。展望“十四五”,各地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上迈出新步伐。
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今年的地方两会上,沿黄9省区都继续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未来重点工作之一,并写入当地《政府工作报告》。
“保护好中华水塔,实施黄河青海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抓好木里矿区和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承担着黄河“源头责任”的青海,将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放在2021年着力部署的八方面工作之首;河南将按照黄河流域中游“治山”、下游“治滩”、受水区“织网”的思路,分区分段、因地制宜推进流域生态建设,深入实施“河长+检察长”制,持续加大执法力度,巩固提升“清四乱”成效,确保黄河安澜;位于黄河入海口的山东则加快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开工黄河三角洲、东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等390个重大项目,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打造黄河下游生态廊道、科创大走廊和现代产业合作带。
除了因地制宜推进流域生态建设,建设“无废城市”也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浙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加快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巩固提升垃圾分类成果,加强工业固体废物专项整治,新增年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30万吨”列为2021的重点工作之一;重庆将启动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进一步加强成渝地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区域协作,提升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青海也提出,加快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网络和自然资源大数据平台,全面推行林长制,推进“无废城市”试点。
此外,多地还通过完善立法,加强生态环境保障。西藏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草案)》。条例明确了立法目的、立法依据、适用范围、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的重大意义,对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等提出要求,形成统一的规划体系。按照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的要求,条例分别对构建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等提出了要求。
关键词五:城市精细化管理
提升城市品质 让人民生活得更舒适、更健康、更便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加快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在2021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各地纷纷提出探索超大型城市治理新路径,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北京建立“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机制,努力解决好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坚持优供、控需、强治,大力开展交通综合治理,实施慢行系统品质提升行动,推动“四网融合”;天津抓住“关键小事”,推进城市管理向背街里巷延伸、向“细枝末节”聚焦,用精细化、精准化管理提升城市温度。以部分行政区域界线变更为契机,解决接壤“插花地”管理难题;广东开展自然生态空间、用地用林改革试点,提高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重庆提出深化大城细管、大城众管、大城智管,构建适应超大城市治理的法规和标准体系,健全“马路办公”长效机制,推进城市建成区数字化管理全覆盖,开展山城公园、山城绿道、山城步道等山城系列品牌建设,提升人行道、边角地、坡坎崖等市民身边空间品质,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美好城市。
上海强调治理数字化。深化“一网通办”,实现公共服务事项接入基本覆盖、高频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基本覆盖,强化市民主页、企业专属网页主动提醒、精准推送的服务功能,加快打造“网购型”政务服务城市。深化“一网统管”,加快智能传感器布设,推出一批新的应用场景,推进线上线下业务流程协同再造,像绣花一样精细管理城市。推动“两张网”融合发展,促进数据汇聚共享、业务相互赋能、功能深度融合。深入推进智慧公安建设,加快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