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高国力:增强城市群和都市圈综合承载能力

2022-03-22 17:24 来源:发改委网站

作者| 高国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研究员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进一步增强城市群和都市圈(以下简称“群圈”)综合承载能力,率先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关键作用。

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有利于支撑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群圈区域由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包容空间大,成为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载体,有利于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培育现代化国际化特色化城市,有利于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我国群圈发展总体上仍处于培育成长阶段,群圈区域目前已经或正在成为承载人口和经济的主要载体,未来在挖潜提升综合承载能力上仍有很大空间。除个别群圈资源环境压力较大之外,多数群圈资源环境承载力远未饱和,进一步集聚产业和人口的潜力较大;群圈区域空间范围广、人口规模大、城市数量多,不同群圈相互间空间结构差别大,群圈内空间差异明显、布局不均衡、结构不合理特征明显,优化群圈空间布局、进一步提升承载能力的空间巨大;群圈区域产业基础好、产业链群发达,新产业新业态的迅猛发展加快了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产业结构重组和产业竞争格局重塑,进而显著增强群圈综合承载能力。

未来,需从五方面推动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一是协同加强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夯实群圈高质量发展的硬件基础。优化提升交通、能源、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的结构、技术和布局,加快利用新技术赋能提升基础设施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二是统筹推进基本和非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营造群圈高质量发展的软件环境。加强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供给水平和均等化程度。三是加快实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应对行动,强化群圈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支撑。加强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行业降污减碳协同推动,明确分行业分领域碳达峰时序安排和任务分解。加大减碳负碳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推广近零碳排放企业、园区和社区先进模式。四是全面提升对内和对外开放水平能级,拓展群圈高质量发展的腹地空间。加强群圈发展与重大区域战略对接,促进群圈间及群圈内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发挥技术、资本和人才优势,提升集聚辐射的层级和效益。五是融通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激发群圈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动力。瞄准卡脖子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整合优势项目、机构和人才集中攻关,力争实现重点领域自主创新取得实质性突破。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张庆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隐藏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