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会客厅 > 正文

尹稚:城乡双向流动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2022-04-15 15:42 来源:清华新型城镇化研究院

导读

在乡村振兴的“下半篇”,特色小镇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农村是否需要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如何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天府文化》杂志记者采访了长期致力于城乡融合、城市治理等研究的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监事长、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

微信图片_20220415154420.jpg

尹  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监事,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创始人、资深顾问专家

在尹稚教授的印象中,成都在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方面有比较好的条件和传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成都周边的乡村就开始承接一些从城区衍生出来的城市职能,而且一直在与时俱进地升级与迭代。尹稚教授的足迹遍及成都,但每次来还是会看到三四个比较新鲜的地方。在他看来,成都这条道路是对的。任何一个成功的村子或者小镇背后,其实都有大量城市人才和城市资本的进入。

自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工业化推动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镇,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从农村流入城市,城镇化进程曾明显滞后于工业化。2013年,中央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城镇化工作会议,作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随后又制定实施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

“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意味着要建立健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机制”,尹稚教授曾在《更好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一文中提出,“推进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需要拓宽城市资源流向农村的通道,让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再汇聚到农村,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在乡村振兴的“下半篇”,鼓励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显得尤为重要。

01 乡村地区需要鼓励适用性技术

《天府文化》:川西林盘是成都平原一种特色的民居聚落形式。成都已经连续举办了两届特色镇建设和川西林盘保护修复规划设计方案全球征集活动。您觉得在林盘保护和修复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如何平衡好全球化和在地性?

尹稚:林盘系统不仅仅是民居的问题,也是一套完整的农业人居环境、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能把它简单地看成散落在林盘里的一个村子,村子其实只是林盘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林盘跟自古以来成都平原的农业耕作环境和村落发展历史密切相关,包括跟整个都江堰将近2000年来的灌溉系统形成也是密切相关的,是一个高度复合性的东西。林盘的价值如果保护得好,可以拿来做一个国际级的综合性的遗产。

如果想把林盘做好,一定是对这套整个的生态系统有非常清醒的认识。第一是要维持大的生态系统,不要出现颠覆性的变化,然后才是局部添加一些人工建筑物、构筑物,以及跟现代生活融合的问题和创新问题。

《天府文化》:在做林盘设计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林盘的生态。

尹稚:首先要对这套大的综合生态系统有足够的认识,对建立在这套生态系统上的人居环境系统有非常深刻的认知,才能够理解林盘文化以及它这种创造出来的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天府文化》:您曾经提到过,现在乡村可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基础设施大量投入,但是没有长期维护。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尹稚: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是一个所谓的“先进技术的试验田”,在乡村建设当中投入的技术一定是适用性技术,即用得起、维护得了的技术。在乡村盲目上一些所谓的“高新技术”和稀奇古怪的东西,最后的下场都是没有维护能力,也就是一旦损坏了,就没有更新能力。

《天府文化》:就是说运用到乡村的技术,不一定追求最好的,但要追求最适合的。

尹稚:尤其是不能追求比较前卫、实验型、高成本、短寿命、高迭代率的技术。这些技术用在农村,其实是坑农民。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政府可以补贴,甚至可以有外来的援助方、对口的扶贫方等等,但是一旦建成了,进入运营过程中很难找到补贴的话,就得自己扛了。过两年如果坏了,没有更多的经费更换,那就废弃了。不是城市什么好东西都可以放到乡村去,需要考虑运营维护成本,所以乡村地区需要鼓励的是适用技术,要求的是更好的性价比和更简单易懂的运营维护过程。

《天府文化》:目前农村自建型住宅存在空置率过高的问题,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解决呢?

尹稚:在农民进城以后,我们国家仍然保留他们在农村的“三块地”,在很长时间其实相当于通过保留生产资料给他们留下一个社会保险。这对农一代来讲是有价值的,第一代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是会干农活的。现在在城里长大的农二代和农三代,虽然从身份上来讲还有宅基地和农民身份,但是恐怕已经没有人会干农活了,留给他们的“三块地”正在失去原有的保险价值。

所以农民进城以后的保险其实要纳入跟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体制,包括城市居民所享受的失业保障等等,而不是简单地在农村留了房子、承包地,因为很多人根本已经不具备农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技能了。你会看到农二代、农三代过年过节还会回家,可是已经住不惯传统意义上的农宅了,就是回家烧个香,其他时间都不一定在家里住。他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技能已经高度变化了,所以确实到了让农村的“三块地”逐步自觉自愿开始进入市场的一个过程,实现流通和交易,让真正有农业生产技能并且热爱农业和拥有资源的人回去,而对农业没兴趣的、完全适应现代工业化生活的这批人离开。

所谓“三块地”的保险,对农民的个人生活来讲价值越来越低了。这是现在当前农村,特别是农宅空心化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当然这些农宅未必都拆了,尤其是成都是个大的都市圈,从城到乡的距离都不算太远。农村这些闲置房将来怎么处理?其实在珠三角已经开始有一些尝试,包括城中村、城边村已有的这些空置面积能不能将来用来出租,做廉租房或保障房。其实都是可以探讨的渠道。

《天府文化》:其实就是对农宅进行更新,对吧?

尹稚:更新,而不是推倒重来的更新。

02 城乡双向流动是城乡繁荣的基本前提

《天府文化》:在乡村振兴的“下半篇”, 您觉得特色小镇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尹稚:任何一个特色小镇的形成,包括当年浙江首提的那些特色小镇,都有几百年的历史。它有非常扎实的资源利用历史,产业发展到今天才形成特色小镇,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周期的演进过程。

那些纺织业发达的小镇,或者某种有特色产业的小镇,很多都是清末民初的时候就开始起步的,后来随着中国的产业进程发展迭代。它们有极好的历史传承性,并且一直能够跟着产业的技术前沿往前走,最终才能形成这种非常坚实的产业基础。这个产业不是编得出来的,得有特定的市场环境、劳动力的积淀、技术的积淀、资本的形成和长期运营模式的积累等先决条件。经济上有一句很著名的话,“人造的云彩不下雨”。所谓的人工降雨过程,其实是一个人工增雨的过程,云一直在那里,不过打点催化剂,让它下得大点小点而已。

《天府文化》:除了特色小镇,那么一般小镇的出路在哪里?

尹稚:这就是为什么要讲城乡融合,尤其是成都平原的城乡融合其实是有传统的。当年农村的“五朵金花”是为成都市的老百姓服务的,是城市需求的一个延伸。成都平原整个地区的文化生活比较丰富,从很早开始成都人周末就下乡去放松,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正是这种城市市场的需求,造就了成都周围早期的农家乐模式,到现在发展为一种更为复杂的产业形态模式,包括城市资本、城市人才逐渐进入乡村。这些可能一开始是有时段性的,比如只有周末才去,慢慢地在那儿有了产业,安了家,就会变成长期性的。所以城乡融合的根本出路,还是新型城市化。

城市化第一个规划周期过去了,现在已经看到效果了,我们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业生产劳动力进城的问题,基本把进城渠道都打通了。那么未来三五年我们需要打通的是城市热爱农村的人、喜欢农业科技的人、真正愿意玩农业资本的人能够正常从城市回到乡村的渠道,重新让他们在乡村获得财产认同、身份认同、利益认同,真正实现城乡之间人力、物力、财力的双向流动。这个才是城乡融合很根本的东西。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其实是靠农业产生的资源来支撑了城镇化进程。在逐渐走向富裕、发达和现代化的过程当中,农村还面临大量重新激活自身创造力的机会,那就是科技、人才、资本得能够下乡。

最终,我们需要建立的国内大循环其实是城乡统一的一个市场,根本上是重新回到全生产力要素的城乡之间的双向自由流动。未来喜欢农村的人可以在农村发展得好好的,喜欢城市的人也可以在城市里发展得很好,而不是一个简单地单向输血,或者是跨行业单向扶持,这样就能保证农村的长期稳定。

《天府文化》:过去乡村发展主要依靠第一产业,乡村振兴是否需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或者说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吗?

尹稚:第一、二、三产业是现代工业发展起来之后在所谓正规经济、体制化经济里的一个惯用说法。对于中国农村来讲,其实没有必要去严格区分一、二、三产业,农村很多定制化、高端化、手工化的东西都是前店后厂的模式,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在工业经济中,批量化的大工业生产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把消费者跟生产者完全切开。

当下这个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物流产业的兴起,这种批量化生产的模式已经过时了,现在基本上是个性化、定制化、小众化的市场来共同拼合成一个巨大的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个体或者小规模的生产行为会越来越多,应对的是一个高利润、小众化的市场。这些放到农村做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显然没有必要严格区分什么一、二、三产业链。

《天府文化》: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以及对应的市场都发生了变化。

尹稚:重新回到一个消费者跟生产者之间高强度的链接,甚至可以打掉中间环节,实现生产者跟消费者的直接对接。现在电商不就是吗?没有什么中间商赚差价。

《天府文化》:目前正在进行的成渝都市圈建设,您觉得对成都都市圈的广大乡村地区有什么意义?

尹稚:成都平原传统的农业极度发达,传统的农业生态环境也非常优质,所以在这样的生态本体条件下,建设城乡融合的系统相对来讲是很容易的。说到都市圈的建设,其中一条就是都市圈内的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有规模经济效应、集聚效应的产业应该放到大城市,比如企业总部;但是很多现代生活必需的如养老、教育、培训、会议等等,城市不一定是唯一的选择,包括一些小型公司的办公场所,如果考虑性价比和舒适度的话,也未必都扎在大城市里。在都市圈的发展过程当中,对各行各业的人来说,空间地理选择的可能性和多样性都大大增加了。

当然这有一个前提,就是基础设施是同标准的,比如在城市享受到的抽水马桶和重点高中教育,在乡村也能享受到。从大中小城市,包括小城镇和乡村振兴一体化来考虑,其实有两个前提:第一是基础设施的同标化,第二是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如果做到了,那么大家在城乡之间,无论在居住地还是就业地的选择上,都会有更多的、多样化的选择机会。成都都市圈在同城化方面进展是相对比较快的,已经出台了一大堆政策,包括人才政策、资本引进优惠政策、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等等。

《天府文化》:在城乡融合方面,您有没有进一步的建议?

尹稚: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不管物理空间的建设,还是产业的规划发展,不仅要满足本村本乡本土人的需求,还要考虑怎么能够吸引更多城里人过来做客、暂住和定居,进而把知识资源、资本资源、技能资源和组织资源都带进来。要有这种心胸和城乡交流的渠道,才能真正实现城乡之间功能互补、环境兼容、文明密切交流和相互影响。这才是城乡共同繁荣的基本前提。

成都在这方面有比较好的传统和条件。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成都附近的农村地区就主动接纳成都衍生出来的适合在乡村发展的城市职能,并且一直有与时俱进的回应。从早期简单的娱乐业,到现在密切结合各种文创产业、传统手工业、高端化定制等,产业在逐渐升级。现在也开始跟养老康复等更适合放在农村的城市职能有了更密切的对接。

成都这条路是对的。一定是城市衍生出来的、从环境角度适合放在农村的东西能够在农村扎下根去,将来才能够做到更好的城乡融合。同时农业科技人才的下乡,也带来了农业种植、加工和营销等方面的进步。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里的“公交化”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