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整社区,指在居民适宜步行范围内有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健全的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完备的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全覆盖的物业管理和健全的社区管理机制,且居民归属感、认同感较强的社区
◆ 聚焦人民群众关切,配套完善养老、托幼、停车及充电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 | 住建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
目前,我国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从解决“有没有”转向解决“好不好”。人民群众对优美的社区环境、优质的社区服务等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是做好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工作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
2022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民政部两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此次试点工作为期2年,《通知》的实施,将助力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完善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的基本单元】
完整社区,指在居民适宜步行范围内有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健全的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完备的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全覆盖的物业管理和健全的社区管理机制,且居民归属感、认同感较强的社区。
完整社区是居民生活、社会治理、城市结构的基本单元。深入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对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意义重大。
服务居民日常生活。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大部分时间在社区中度过。聚焦人民群众关切,配套完善养老、托幼、停车及充电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完善城市功能结构。城市是一个有机生命体,但传统规划机械地将城市分割成功能单一、相互分离的居住区、工业区等,容易造成出行难、不宜居、不方便等“城市病”问题。建设完整社区,就是通过构建规模适宜、功能完善的基本单元,构建“建筑—小区—社区—城区”的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激发城市活力,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病”问题。
夯实基层治理基础。随着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社区取代原有的单位大院,原有的熟人社会关系发生改变,邻里守望相助的功能减弱。建设完整社区,通过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社区协商机制、提高物业管理覆盖率以及推动城市管理进社区等方式,打通城市管理和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通过营造具有共同精神的社区文化,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促进健全社区治理体系。
【打造完整社区样板】
《通知》聚焦群众关切的“一老一幼”设施建设,聚焦为民、便民、安民服务,打造一批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社区样板,尽快补齐社区服务设施短板,全力改善人居环境,努力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
此次试点工作,主要围绕“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打造宜居生活环境、推进智能化服务、健全社区治理机制”四个方面开展。
完善社区服务设施——重点完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幼儿园、托儿所、老年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建便利店、菜店、社区食堂、家政服务网点等便民商业服务设施。
对新建社区,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集中布局、综合配建社区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对既有社区,可结合实际确定设施建设标准和形式,通过补建、购置、置换、租赁、改造等方式补齐短板。同时提出,要统筹若干个完整社区构建活力街区,为居民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
打造宜居生活环境——推进社区适老化、适儿化改造,建设公共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开辟健身休闲运动场所,同时做好市政基础设施改造建设,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完善设施运行维护机制,确保设施完好、运行安全、供给稳定。
推进智能化服务——重点推进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与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智能家庭终端互联互通和融合应用。整合家政保洁、养老托育等社区到家服务,链接社区周边生活性服务业资源,建设便民惠民智慧生活服务圈。
健全社区治理机制——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社区协商机制,搭建沟通议事平台,推进设计师进社区,引导居民全程参与完整社区建设。开展城市管理进社区,有效对接群众需求。培育社区文化,凝聚社区共识,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
【持续满足社区多元需求】
完整社区建设,关键在于惠民生、暖民心。社区基建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关键要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近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摸清社区设施建设和服务短板,制定《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试行)》和《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指南》,指导各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完善社区配套设施为着力点,不断推进完整社区建设,提升社区建设质量、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这些工作,为《通知》的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推进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已经纳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3年重点工作。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指导各地开展社区专项体检,真正找出社区养老、托育、停车及充电等方面的问题,以体检结果为基础,推进试点工作,实实在在打造一批老百姓满意的完整社区样板。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