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征稿| 刘晋华:美丽中国里的规划故事

2024-03-04 10:44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导读

“中国城市规划”龙年新春征集活动以“美丽中国里的规划故事”为主题,诚邀各行各业人士,用镜头捕捉大地的容颜,用画笔勾勒山河的轮廓,用文字描绘内心的感悟,发掘美丽中国里的规划故事。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投稿邮箱:www@planning.org.cn。

作者 | 刘晋华  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注册城乡规划师

灌溉和农机

2023年回家,看看地里的麦子。

远处有人承包了一百多亩地。那个红点,是放在地头的半自动灌溉机械,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和水资源(图1)。

1.png

图1:山东省高密市井沟镇金宝山东侧的麦田(左侧天际线处是新建的青商高速)

(作者拍摄于2023年4月30日)

还有的是把水管直埋在地表冰冻线以下(图2)。

2.png

图2:刚播种后的玉米地(天际线处是新建的青商高速)

(作者拍摄于2022年10月7日)

荷兰瓦赫宁恩大学的一个教授和我说,小麦和玉米轮种,会消耗大量的淡水资源,你们华北的地下水降落漏斗的形成与此可能有很大关系。

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或许是一个解题思路?

有一次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看到一位货车司机,载着一辆CLAAS青贮饲料收割机往北方跑。攀谈起来,他说,这台进口机器价值几百万,他的老板就是到全国各地的大片标准化农田作业。

巧合的是,CLAAS这家牛气冲天的德国农机集团在高密有一家分公司,据说是和金亿(山东金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春雨品牌联合成立的,展示了德国对中国农业的看法以及他们在中国的雄心壮志。

3.png

图3:日照市五莲县街头停车区的CLAAS农机(图中红色车辆)

(作者拍摄于2023年9月26日)

惊鸿一瞥,窥一斑而见全豹,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似乎可以看见一个未来的、美丽的乡下中国。

中国规划已经为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希望我们也能在中国农村的未来发展中做出合适的决定。

正如一个朋友的观点,推动城市化在某种程度上是生产力低下条件下的无奈选择。

高速和村路

不过让人兴奋的,还是去年山东的明董高速和青商高速通车。

高速路,图上画画。没什么了不起,看照片也觉得没什么。

从老家走出来看,突然发现,这个高速路的尺度好大!民居瞬间变小了,金宝山村掩映在一片杨树林间,红瓦、绿树、碧野、蓝天。从高速上看下来,我竟有点不认识了。

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感觉。

高速公路和我的金宝山村,都是我熟悉的,然而两个放在一起,却觉得都陌生起来。

20年后,我还会认识我的家乡吗?

上高速只需10分钟,天南海北的高中同学们激动了好久。

这是“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承载项目。

规划文本里的文字,轻飘飘的,以前写得很多,常常嗤之以鼻:“文字游戏。”

如今,别人做了我家乡的规划,写了我家乡的规划文本。

真实的它就这样突然降临到这片土地,这十个字像金宝山石料厂采石坑里炸出来的石头,砸得我猝不及防,不得不慨叹中国规划建设的速度。

村路也不错(图4)。

4.png

图4:山东省高密市井沟镇金宝山村的柏油路

(作者拍摄于2022年10月7日)

想起上小学的时候。

我们结伴骑自行车去一两公里外的小学上学。

雨后或化雪后的道路十分泥泞,自行车轮胎总是被泥塞住。所以每次都要带着一根细棍子,每走一段路就停下来,用这根细棍子把泥捅掉。

自行车走起来,轮胎上的泥到处撒、溅,到了学校,浑身是泥。

那时候,我们多么盼望所有的路都是这种柏油路。

在我们眼里,现在的这条柏油路,朴实无华,但是真好。

市场和磨坊

当然,村里或者镇上的路修得好了,还有别的好处。

中国的现代化研究中,有人研究历史市镇的,说中国农村集镇往往有“沿路为市”的现象。

平整的道路,走车走人、晒粮食、买卖东西,就这么很魔幻地被复合利用了(图5)。

5.png

图5:井沟大集

(作者拍摄于2023年10月3日)

开放的、包容的、甚至好像没有什么规矩的,一个市“场”。

这道路选线和道路断面的设计以及管理,很务实,也不上纲上线。

这是一个传统的还是一个现代的中国?

我无法简单地做出回答。

我只知道,这是一个美丽的、生机勃勃的画面。

人和物的流动加快了。

集市上卖的东西也不是当地产的了。

基层的、终点的,最后一公里的市场上,出现了几十公里甚至几千公里之外的物品。

如果像施坚雅所说,乡村是基于集市贸易的一个“基层市场共同体”,那么当今这个共同体可以说是大大地扩展了它的地理领域。

乡村被打开了。

推动这扇大门的众手之一,就是中国规划。

6.png

图6:田庄大集

(作者拍摄于2022年10月1日)

它首先向附近的人们打开。

“不吃烧肉不算到高密”。西姜戈庄烧肉让远在济南的游子在梦里都能闻到它的香味。大概是借着这个名气,我的高中同学的初中同学就在老家开了一家烧烤店。

路好走,只要口味好,周边几公里的人都能很方便地来这里。

广告牌大红大绿,字也大大的,醒目,实诚(图7)。

7.png

图7:山东省高密市阚家镇某烧烤店

(作者拍摄于2023年9月29日)

很美。

我很喜欢。

说不定他这里卖的肉串也会很大。

生活服务也离不开路。

井沟镇上有个老磨坊(图8)。

8.png

图8:山东省高密市井沟镇某磨坊

(作者拍摄于2022年10月3日)

生意不错。

用电动三轮车带着一袋粮食,走在硬化的路面上,一点也不颠,来磨一磨,再带回家,轻轻松松,舒舒服服。

吃的是自己种的。

注意安全!

对。安全。

桃子和绿豆

乡村振兴当然离不开路。

忽然想起,在山西运城某村看到黄河边的桃子,收集到一个钢结构的大厂房里,再运到别处(图9)。

“多少钱一斤?”

“两毛。”

“我能买你一个吗?”

“你随便拿着吃就行!”

没有路,这个厂房的建筑材料都运不过来。

桃子只能烂在黄河的河滩上了。

那该有多可惜。

9.png

图9: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张店镇某仓库

(作者拍摄于2023年7月27日)

有了路,我们的桃子能卖出去,外面的东西也一股脑进来了。

有人不免担忧:我们的“文化”会消失吗?我们会不会丧失“主体性”?

未必吧。

秋天的傍晚,奶奶和她的重孙子在摘绿豆。

绿豆种在路和房子之间的间隙里。

10.png

图10:道路与房子之间的“绿化带”

(作者拍摄于2023年10月2日)

这是我们的“文化”。

在乡下没必要搞那种所谓的绿化带,劳民伤财,无所利获。

柿子树做行道树,花椒树做篱笆,绿豆当灌木,大葱当花。

这样也挺美。

“文化”的概念之间也是有“间隙”的。

“中华文化”兼容并包,结构大得很,间隙多得很。

没必要怕,开放就是,不必杞人忧天。

这大概就是“文化”自信了。

据说“绿豆”能解“毒”。

船锈和鱼

高密是郑玄故里。

潍河边的郑公村附近,有一个叫“住王庄”的村子。

一条条铁船搁在村口的小树林里,锈迹斑斑(图11)。

11.png

图11:搁置的船

(作者拍摄于2023年9月27日)

但是,水清了。

河床的鹅卵石裸露出来,河滩的沙子也裸露出来。

一切都干干净净的(图12)。

12.png

图12:潍河

(作者拍摄于2022年9月30日)

韩信当年斩杀龙且之时,苏轼来此凭吊韩信之日,这里的水可能也是这么干净吧。

来钓鱼的人不老少。

新的规划项目随之而来。

宰相刘罗锅,也就是刘墉的老家,在高密的注沟镇逄戈庄村。

这附近,以水、树、沙、绿等为基础,要打造高端农业、特色文化、生态旅游(图13)。

13.png

图13:注沟镇“古河生态谷项目”宣传牌

(作者拍摄于2023年10月7日)

我真是从来没想到!

没想到——好好保护起来,看上去什么也不用干,最后还能赚钱。

想一想,其实也不止是潍坊的河,长江的水生态也好了。

宁南山回老家,感概长江水与1990年代被污染时有天壤之别,不仅清澈,而且江滩没有垃圾。

长江美如画。

此言不虚。

南京江北新区长江岸边的芦苇被保护得很好。去年,芦苇叶子长起来,舒展地飘在春天的阳光里,我儿子总喊我一起去摘来包粽子。

长江的鱼逆流而上,游到城南河。

这河从浦口的老山发源,在两岸的变迁中流动了千年。

如今,钓鱼的人排成两条一千多米的队伍,在两岸从早忙到晚。

看旁边的鱼鳞就知道,收获颇丰者不在少数(图14)。

14.png

图14:城南河钓鱼者

(作者拍摄于2023年7月11日)

绿水青山真的是金山银山。

民居如画

美如画的,还有地方的民居。

2023年从杭州回宁,走了一条小路。

路蜿蜒在小镇小村之间,小山、农宅、田野、溪水(图15),这不就是中国的山水画吗?

15.png

图15:杭州市高后线沿线某村落

(作者拍摄于2023年1月15日)

赵构可真会选地方。

这房子是欧式的还是中式的,是红色的还是蓝色的,已经不重要了。

它只要是个不超过三层的坡屋顶住宅,它只要坐落在那个位置,这张中国山水画就成立了。

后来,2023年夏天特意去看地坑院。

厚重的黄土层里,居然有这样一种建筑。

而参天老树,墨绿欲滴,人们在地面层纳凉、玩耍的那个场景则让人心生宁静淡泊的情绪(图16)。

16.png

图16: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柏社村某地坑院地面上的休闲生活

(作者拍摄于2023年7月25日)

足可让人暂忘农村生活的寂寞和困苦,转而赞叹黄土高原上岁月的悠长和祥和。

祥和到这样一种程度——如果不认真看,其实你都不会发现画面中间有一个年轻的外地人。

看到他们在村口坐着,我想起自己的爷爷奶奶。

他们去年搬进了三叔给盖的新居(图17)。

17.png

图17:奶奶搬进新居

(作者拍摄于2023年3月25日)

自来水、天然气等联通了整个村子,冬天不再寒冷。

老百姓其实要求不多。

过去几十年,可能中国的政治家和规划师们都在努力圆一个来自唐代的梦想——安得广厦千万间。

中国

在一个阴雨天,我和朋友去良渚古城(图18)。

18.png

图18: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作者拍摄于2023年1月14日)

公认为:中华五千年,被此明证。

微冷的北风吹着低云行色匆匆,微冷的雨不时飘落四散。

地面上的水,仿佛仍像几千年前那样流着。

据说夏乃盛大,商乃庄严,周乃稠密,汉乃繁多,唐乃辽阔,元乃第一,明乃明亮,清乃纯净……什么是中国呢?

一个始终在寻求治理天下之中心的文明?

当我走在潍水之战的古战场上,我的孩子又和我儿时一样走在田间小路(图19)。

19.png

图19:潍水之战古战场的落日

(作者拍摄于2023年4月30日)

他又和我当年看着那些河沟、那些树木、那些田野和黄昏的目光一样,再次注视那些河沟、那些树木、那些田野和黄昏。

什么是中华民族呢?

无数的细节携带着零碎的问题在落山风里向我飞来……

我无法捕获一个诗人的视角和情绪,抒发那种赞叹风景和伟大的诗行。

翻开手机相册,只有生活中零零散散的、几无艺术气息的照片,记录着身边的小事。

而当它们联系起来,却能从中依稀看到一个生动的、发展中的中国,进而让我们触动到大国之变的脉动。

这可能是我们规划者才能看懂的美丽。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张庆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隐藏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