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第91期齐鲁大讲坛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为听众送上了一场以“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城镇化”为主题的报告,他分享的“新常态首先要‘心常态’”“公共服务资源要均衡化”等观点,为听众送上一场思想盛宴。
潘家华被认为是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学术权威,曾应邀在中央政治局第19次集体学习时讲解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
在本期齐鲁大讲坛主持人、山东大学能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马春元的主持下,潘家华和现场听众进行了交流。就读者关心的问题,齐鲁晚报记者也对潘家华进行了采访。
经济新常态下,增长点要转向民生需求
齐鲁晚报: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对“新常态”的内涵进行了阐述,您怎么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潘家华:首先要明确,新常态不是经济的下行或崩溃,而是属于经济发展的一种自然趋势和阶段转换,是社会经济前进的一种表现,而不是被动的硬着陆或经济的崩溃。
发达国家也经历了这样一种经济高速增长到趋于成熟、市场趋于饱和、供求关系趋于平衡,整个经济速度降下来甚至接近零增长的阶段,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并没有下降,而是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齐鲁晚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常态?
潘家华:人类社会的物质需求和消费水平是一定的,不可能无限扩张。物质财富的积累达到饱和,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住房等,到了一定程度就不需要再建了。所以必然造成现在这样一种经济增速的放缓。
再如住房,日本人均住房面积是28平方米,我们现在城市中,不包括小产权房和城中村的统计,人均已经到了36平方米。
齐鲁晚报:在这样一种趋于饱和与成熟的情况下,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哪里?
潘家华:投资的外延扩张,是一种扩张型经济,经济增长增速就比较快,但经济一旦趋于饱和、成熟,这样一种外延扩张的空间就比较有限,再扩张就没有必要了,只能通过一种结构的调整来提高,从外延扩张转向民生需求。
现在,老龄化社会需要这么多定向的精准化服务,但却没有,所以就出现很多人没事做,很多事没人做。没人做的这些事,就是现在发展的潜力所在,经济转型的要求所在。
齐鲁晚报:是不是说第三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机遇?
潘家华:一、二产业机械化、智能化的水平越来越高,投资再多,拉动的就业量也是有限。如果现在发展第三产业,空间非常大。投资不多,但就业量特别大。
最近有媒体报道,北京昌平准备新建12000个幼儿园的学位。如果每10个小孩配一个老师,这就是1200个就业岗位,加上行政、餐饮等相关的岗位,至少是2000个就业岗位。这就既改善了民生,又增加了就业。所以,在新常态下,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
1/2 | 1 | 2 | >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