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纪念夏宗玕文集 > 正文

崔功豪:忆老夏

--南大规划的热忱支持者和真诚的朋友

2018-07-13 16:57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我与老夏(宗玕)相识源于1974年我因经济地理专业的培养方向而赴京向各部委征询意见期间。在拜访国家建委城建局时,办公室林群主任热情接待了我。在我说明来意后,带我到规划处,向我介绍了一位身材修长、沉稳的女同志--老夏。老夏认真听取我表达的“南大愿意为城市规划培养人才”的情况后,在表示欢迎的同时,就非常认真地提出请南大尽快举办城市规划培训班,并讨论起具体问题。当我提出希望在一次城市规划实践后明年再办时,她也很支持南大的认真负责态度,并明确将由国家建委函告各省南大办班事项。当时给我的印象是办事老成、干练、热情。

老夏是一位心底无私、一心为规划事业的好干部。她无门户之见,无学科之分,支持和帮助一切愿意为城市规划事业出力服务的学校、学科和单位。特别是热心真诚地帮助如南京大学这些理科背景城市规划的后来者。这里我要特别说说老夏对南大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1、在南大明确以城市规划为方向举办城市规划培训班起(1975-76),一直对南大的城市规划教育予以高度关注,在办了两期培训班后,又陆续委托南大办城市规划研究班、城镇体系培训班,发文明确南大作为城市规划人才培训的基地,亲自联系山东、湖南省建委落实南大的规划实践项目(烟台、岳阳城市总体规划),多次访问南大给学生讲课,与教师座谈规划形势和发展问题,讨论规划人才的培养等。在南大规划办学的道路上处处可以看到老夏的影子。

2、关心、鼓励、支持发挥南大规划的特色。1976年在完成烟台总体规划后,老夏随同刘学海处长等规划处人员专程来烟台听取汇报,对南大在规划中运用区域观点、综合观点和经济分析等理念与方法给予充分肯定,并在规划界推广;由南京大学牵头、吴友仁老师负责主持组织开展的《城市合理规模研究》大型研究项目,有30多家高校、研究机构、规划设计院和城市规划局参加;委托吴友仁、吴明伟(东南大学)两位老师进行“城市用地结构和人均用地指标”的研究;邀请吴友仁老师参加国家科委的城市建设蓝皮书的撰写(“城市化”部分),这些都充分发挥了南大的特色和南大在规划界的名声与地位。

3、积极支持和吸收南大参加城市规划的国际交流活动(尤其在上世纪80-90年代)。我曾参加过英国城市规划专家的座谈(陈占祥老总当翻译)和接待日本城市规划代表团活动;参加了改革开放后邀请的第一位国外城市规划专家孟大祥指导湖北襄樊市总体规划的活动;接待英国伦敦学院城市发展部(DPU)城市规划专家来华讲学南京站的学术活动(共6位专家,三场--北京、南京、广州学术报告,南京作为中部地区站,安排在南大进行);吸收南大老师(刘志)参加波兰城市规划专家萨伦也教授讲课的学习班,并参加讲课教材的翻译工作等等,使南大及时了解国际规划的发展动向,得到了与国际学者交流学习的机会。

4、积极热忱地让南大融入中国的城市规划界。老夏作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的秘书长,她为人热情真诚、办事干练,在全国规划界有着广泛的人脉。因此,她总是带领、推荐南大老师参加部委和各省市的各项规划活动(评审、研讨、学术年会),认识各地规划界著名人士(记得起的有辽宁省建委刘诗峋),使南大和规划界密切联系在一起,成为规划大家庭中的一员。因此,可以说,老夏是南大城市规划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推手,是老夏使南大自1975年以来坚持为城市规划服务的方向从未间断,和城建规划部门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关系。

5、就个人关系而言,和老夏之间,不仅是学科发展的业务关系,也是个人间真诚的友谊。老夏为人坦诚、直率、热情、包容。老夏和南大很多老师都成为可以直面交谈的朋友,谈规划形势、谈学科发展、谈世情变化、谈友情辨识、谈生活琐事、谈个人喜好,无拘无束、真诚相待。于我而言既是朋友,又是大姐。

如今老夏西去,不胜感慨,难忘真情,小文志念。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张庆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隐藏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