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资源>政策法规>规划动态> 正文

大数据时代定量城市研究的四个变革

2014-12-23 09:38 来源: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回到人的尺度,北京虽然可能有很多建设用地是属于规划,但是用各种大数据我们发现,50%是非正式的,但是95%的人类活动和移动还都在规划边界里,虽然规划物理空间上控制不住了,但是在社会空间上是可以控制住的。我们用人类活动和移动数据,发现通州相比顺义是没有优势的,联系通州和主城的可能更多是通勤的联系,但是顺义作为北京副中心我们认为还是OK的,因为顺义除了和中心城的联系,它也承接北京东北三线或者三个区域的联系。

关于中国每个乡镇PM2.5,我们有中国每日PM2.5浓度数据,除了用监测站的数据、空气质量APP的数据,还用到遥感数据,针对中国每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来评估。很少有人关注一年这个城市到底发生什么,到底超标多少?所以这个图反映中国不同乡镇和街道办事处一年PM2.5超标多少月份,这不能用日来说明,因为超标太多了。

从PM2.5这个分布上,邢台就是中心中的中心。虽然我们一直抱怨北京PM2.5差,但是超标日数上,它和武汉、成都差不多的,就是没有那么惨的。无论从平均浓度,还是从一年超标的日数,因为不是从一个时间段,而是关注一年每一日的浓度,当然我们也可以判断不同的月份到底怎么样。

4.研究方法的变革:利用众包开展和验证研究

我们的研究发现了收缩城市,每个城市为什么收缩,背后原因是什么?很难说一个课题组花20年的时间走遍中国180个收缩城市就能知道他们的原因,可能20年之后他们也不收缩了。所以采用众包手段,我们不是预测中国654个城市,再过五年什么地方会被开发,什么地方会变成城市用地,我们把成果放到网上,由当地居民来评估我们成果是不是可靠。

所以在654个城市增长模拟模型里我们也邀请热爱微博的网民,在微博上看模拟是不是靠谱,有的人说你们这个模拟还不错,和我想法差不多。

我们一直在做大模型,中国600多个城市那么大范围,不可能研究人员、设计人员对每一个城市都有非常丰富的知识。所以可以邀请有当地知识的人参与到工作里面,来验证工作,参与设计。

8/9<<<123456789>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