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郭老师驾鹤西去的第七天。直到现在我们才能稍微平复一下心绪写下这些回忆郭老师的文字。以她的学术成就和行业威望以及对中国建筑界未来的长远影响来说,尊称她为“郭黛姮先生”是最基本的敬意,但我们还是习惯以“郭老师”来称呼她,这既是延续自我们跟随她研读博士时候的习惯,更来自于她天然地给我们以师长的亲近感。郭老师给我们留下的记忆是如此之多,不论做事还是做人都有太多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这里仅拾取几个片段,在此悲痛之际聊以表达我们的怀念之情。郭老师为人朴实,我们的文字也尽量以贴近郭老师真实的语气来写,不做修饰。
回忆1:家国情怀,物我两忘
郭老师一直有极浓厚的家国情怀,也极度爱惜清华名誉,并以此时时自勉。几乎在每个项目的内部讨论会上,郭老师都会告诫我们:“一定要好好想,努力找思路,不能让国家和人民的钱白花,规划出来的东西,设计出来的房子,得让大众满意,得有社会效益。”她还会说:“哎呀,甲方给了那么多钱,我们得好好设计啊,可不能浪费资源!”郭老师一直用言传身教向我们展示清华人的“又红又专”,“红”不是口头上说说的意识形态理论,而是一种“天下为公”的执着,“专”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深入探究,也是一种将研究转化为落地实践的执着。直至弥留之际,郭老师心心念念最多的,依旧是中国的文化事业,赤诚之心,让人感怀。
2009年郭老师在美国国会图书馆查阅圆明园资料
2006年,郭老师带着我们在清华同衡成立了工作室,但她一直觉得“郭黛姮工作室”这个名字过于突出她个人,工作都是团队一起做的,是大家的集体功劳。2009年郭老师积极推动将工作室变成核心所,成为同衡的“建筑与城市遗产研究所”,旨在规划院的体系下,形成老中青传帮带的方式,组建一个更加稳定长期的科研和设计的专业队伍,托举年轻人迅速成长,以清华企业一以贯之的“产学研相结合”路线,将学术研究的成果转化为设计实践,以实践经验促进研究的深化。
回忆2:嵩高维岳——“天地之中”申遗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五岳”之中的“中岳嵩山”,与其他名山不同,嵩山区域的文物点分布范围广,时间跨度从汉至明清,且类型丰富,礼制建筑、宗教建筑、教育建筑、科技建筑等均有重要案例在这一区域分布,如此复杂的文化现象,要用一条简明的主线串联起来,阐释其“突出的普遍价值”,难度可想而知。
郭老师的脚步,走遍了嵩山及周边的大小文物点,以扎实的调研和深入的研究为基础,提出了“天下中心”“政治中心文化区”等等概念。“这么多不同的建筑群聚集在一起,可不是三教融合,木构建筑、砖石建筑也只是表象。因为这里是周公定的‘地中’,又是距离历代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最近的一个名山、神山。观星台是科技建筑,嵩阳书院是教育建筑,这可比单纯的宗教名山更能体现中华文化的初始特点。”郭老师以敏锐的观察力,将一贯认知的中岳庙为宗教建筑,纠正为礼制建筑,理顺了在“中”这一概念下,这些不同类型的建筑群在嵩山区域聚集、传承的根本原因。最终郭老师与河南和全国多位专家泰斗经过多次研讨,“天地之中”这一概念,成为嵩山申遗的核心论点,为嵩山历史建筑区的保护和申遗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持续影响着嵩山文化的后续研究工作。
2010年郭老师在嵩山调研(覃海摄)
这种对于关键问题深刻的洞察力,在郭老师的工作中时时闪现,体现着郭老师不囿于陈规的治学魄力、专研精深的严谨态度和宽广宏大的学术视野。
回忆3:移天缩地,圆明重光
郭老师有深深的圆明园情结。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郭老师就在开展对于圆明园的研究工作。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珠海圆明新园的建设,是郭老师这一情结最初的落脚点。
珠海圆明新园,是中国文旅融合主题公园的先驱,在圆明新园的规划设计中,郭老师挑选了圆明园内十余个最具代表性的景区,结合地块山形水系,巧妙布置,融古典皇家建筑群、江南古典园林建筑群和西洋建筑群为一体,从落成就成为了珠海最受欢迎的景点,如今开放已经25年,仍然是珠海人民喜爱的城市公园。
但是,限于技术和各方面条件,圆明新园并不是郭老师圆明园情结的终点,多年来,郭老师一直以圆明园课题作为教学工作的一环,并主持了圆明园内多项文物保护工作。她走进圆明园的荒草丛中,从仅存的砖石遗存中,寻觅着一个又一个景区的痕迹,为圆明园这样的瑰宝没有办法让更多人认识而遗憾。
2001年郭老师考察圆明园遗址(郭老师生前提供)
圆明园碧澜桥修复工程(郭老师 摄)
“数字圆明园”是郭老师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另一个重大创新,给圆明园这样一个“消失的遗产”一个重现辉煌的机会。这个项目,不同于以往对圆明园进行影视化的视觉呈现,而是圆明园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和呈现。秉承郭老师一以贯之的严谨精神,在多学科协作下,以构件级精度,虚拟搭建圆明园的每一栋建筑。一梁一柱、一草一木、每一片贴图、细部做法,都经过认真的考据。
“圆明园是中国古代建筑和古典园林的‘基因库’。看看这些(遗址),别说老百姓看不懂了,如果不是专门研究圆明园的,有几个能看出门道来?圆明园是大家的,它长什么样得让全社会都知道。”
“数字圆明园”项目是郭老师创新精神的一个体现,这一精神贯穿郭老师研究和设计实践工作始终,无论是六和塔的保护,雷峰新塔的设计,还是数字圆明园项目,都是郭老师对于当时新技术发展理念的学习和理解,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相结合,融会贯通的成果。
2013年,“数字圆明园”项目在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清华大学和清华同衡的共同支持下,孵化出“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和“数字圆明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遗产数字化的研究与开拓,继续在圆明园数字化和推广运营领域发展。郭老师将公司的运营管理工作都放心交给年轻人大胆尝试,她依旧将全部精力专注在为推动研究进行滚动积累、为研究成果提供实践检验的机会。
数字圆明园研究框架模式图(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提供)
2012年郭老师试用数字圆明园展示系统(郭老师生前提供)
在进行数字虚拟保护展示的同时,郭老师也在对园内遗址本体展开各项保护展示工程的实践,提升着圆明园遗址公园的保护展示水平。
回忆4:神都之缘——开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洛阳模式
2008年,洛阳市文物局来清华同衡拜访郭老师,提出一个邀请和一个议题:隋唐洛阳城的明堂、天堂遗址能否参考杭州雷峰新塔的模式进行保护展示。当时正值“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体系即将公布的前夕,洛阳作为十一五全国大遗址两个保护展示示范区之一,承担着重要的引领性作用。洛阳市已经完成了定鼎门遗址保护展示建筑,也编制完成了总体保护规划,但是下一步如何走还需要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强大的实践推动。
郭老师以七十多岁的高龄,在几年间一遍遍踏勘隋唐洛阳城的每处遗址。她前瞻性地指出:隋唐洛阳城的保护和展示两者不可偏废,“咱们做出来的东西一定要让人看得懂,不能是专家自娱自乐,得让人感兴趣,感兴趣了就会来,来了要能看到真遗址,都给捂上了可不行”,但是也要控制工程量,“不能搞太多,建那么多房子太浪费”;古代洛阳的保护,要跟现代洛阳的重塑深度结合。
经过多年的实践,郭老师带领我们完成了一系列遗址保护展示建筑,明堂、天堂、应天门不仅仅重现了隋唐洛阳的中轴线,更重塑了洛阳市面向未来的文化之轴。它们不仅露明展示了一千多年前的遗址,更成为今天的“网红”地。今天,这条轴线上更多的文化节点也在稳步推进。
九十年代,郭老师在国内率先引入国际古迹遗址保护经典《威尼斯宪章》理念用以修复杭州六和塔。现在,郭老师在洛阳进行的一系列实践工作,与其他文物工作者的成果一起,形成了大遗址保护的“洛阳模式”,为国际提供了一种新模式、新类型。
作为学界巨擎,郭老师带领团队还先后承接凤阳明中都、内蒙古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北魏代都盛乐、新疆库车龟兹等古都遗址的规划和设计,作为专家参与北京中轴线申遗、杭州南宋临安城、沈阳盛京城等一系列古都遗址的研讨论证工作。
2009年郭老师在天堂遗址现场调研(孙闯 摄)
隋唐洛阳城应天门、明堂、天堂保护建筑(洛阳文保集团提供)
回忆5:传帮带
郭老师一直认为自己的首要身份是教师。在清华同衡承接的所有实践项目,对她而言是验证学术研究成果、服务社会大众、繁荣国家文化事业的实践行为。对待团队,她从来没有领导和员工的概念,而是以“传帮带”的态度立德树人。她常对我们说,年轻人把自己的大好年华拿来跟我们做事,得对得起大家,要让他们学到东西,这样以后不论他们再去哪,都有一身本领,都能做出更好的东西来。
2015年郭老师在指导设计工作(郝颖琨 摄)
郭老师的思想,是对梁思成先生实证研究方法的延续。她认为,建筑史研究,不该仅仅在书斋里查找文献,更应该走到现场,走到实践中去。一梁一柱、斗栱尺度、一小片雕刻或者彩画的细部纹样,都不是简单地照搬史料和实例,也不是脱离历史和文化的空想,而是从设计和审美的角度出发,以研究的精神,精心推敲,每一个建筑作品,都是研究工作的凝练,每一项研究成果,都是对实践的总结。
认真严谨的治学从业态度,体现在郭老师的每一项研究、每一个工程中。这种精神,使得她为了一个数据,可以忘掉假期,孤身一人钻进六和塔的夹层,复核梁枋尺寸;七十多岁高龄时,她仍然不辞辛劳,坚持实地踏勘,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圆明园、嵩山的每一个角落。
2021年梁思成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作者自摄)
巨匠已逝,但她的深厚家国情怀、宽广学术视野、严谨治学态度,以及在遗产科学和数字遗产方面的开拓创新精神仍将熠熠生辉,激励着我们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创新的事业上,坚定信念,不断前行!
作者 | 肖金亮、殷丽娜 清华同衡 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 建筑与城市遗产研究所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