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会客厅 > 正文

辜胜阻:城镇化给百姓带来哪些好处?

2015-03-11 10:12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我国去年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强调要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究竟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展如何?城镇化又能给普通群众带来什么好处?敬请关注本次访谈。

辜胜阻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

主持人:在2014年年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名单就正式公布了,这其中有江苏、安徽两省,还有宁波等62个城市和镇作为我们新型城镇化的试点地区,这些试点地区是如何选择出来的?

嘉宾辜胜阻:我觉得62个地方有不同层级,有省、有地级市,还有县级市,在市中间除了地级市、县级市以外还有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还有镇,应该是不同层级都有样本,另外就是东部、中部、西部都有样本。应该讲这62个选点能够很好的代表整个国家,在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城市和城镇间都分布。

主持人:所以这些选点也是有差异化的体现。

嘉宾辜胜阻:有代表性。

主持人:那么这些地区的百姓他们的生活究竟会带来哪些改变呢?

嘉宾辜胜阻:这一次试点主要是依据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的《决定》,还有《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来推进的,就是抓住我们新型城镇化中间最为关键的问题来进行试点,他的试点任务一共有五项:第一项任务,关于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分担机制问题,我们知道新型城镇化最重要的特点是以人为核心,最重要的是如何实现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市民化是有成本的,像过去我们在重庆调研的时候就发现,重庆平均每个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大概是10万人民币,这10万人民币的分担大概是政府支付1/3,企业分担1/3,农民工个人可能还要分担1/3,是这样一种分担比例。这就是试点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要探索农民工市民化,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城市成本有多高、如何分担。

第二项任务,就是要探讨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间的投融资体制,城镇化非常重要的要素是钱,钱从哪儿来。第三项任务,就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如何降低行政成本的问题。第四项任务,就是综合性地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提出了要创立创新城市、智慧城市、低碳城市、人文城市等等,就是不同类型的城市如何综合地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第五项任务,农村宅基地的改革,我们知道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刚刚通过了法律调整,就是在全国选取了30多个县市区推进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征地制度的改革,也就是农村的“三块地”的改革,应该讲一个是62个城市和镇的综合试点,一个是30多个县市区的土地制度改革试点,这样就把城镇化中间的人、钱、地,这三大要素的改革都提出来了。

主持人:五个方面包含三大要素,非常综合性的体现,刚才您也说到了新型城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那么就有一个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城镇化率预计从2014年的36%将升至2020年达到50%以上,这个数据首先我有一个疑问,我记得大概两年前就有一个说法,说城镇化率已经突破了50%,为什么这里又出现2020年达到50%这个说法?

嘉宾辜胜阻:城镇化率在统计上有两种,北京市的人也有两种类型的人,一个是常住人口,现在北京市已经突破2000万,还有一个户籍人口,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之间的差额就是外来人口数,北京现在有800万外来人口,所以如果按户籍人口算,现在我们城镇化率大概是36%,但是如果按常住人口来计算,常住人口的范围包括在一个城市工作、生活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这些外来人口加上户籍人口就是一个城市的常住人口。按常住人口来算,我们现在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4%,那么这两个城镇化率之间就有18个百分点的差距。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相当多的农民工作为城市的转移人口,他们只实现了半城镇化,就是他们工作和生活在城市,但是他们并没有取得城市的身份,特别是户籍,他们不能享受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所以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间,这样一种半城镇化,特别是这种转移人口的半市民化,给我国转移人口,特别是农民工带来相当大的代价,因为在他们的家里,还有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所以我国城镇化的代价相当高,就是因为它是半城镇化,所以我们现在强调人的城镇化,强调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半城镇化,实现彻底的城镇化。刚刚你讲的概念是彻底的城镇化,完全城镇化的概念,也就是以户籍人口为标准的城镇化率概念。

1/3123>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汤海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