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中国的“双金字塔”结构与城镇化战略
很多人以为“城镇化”就是“城市化”,其实二者是不同的。城镇化是Townization,但往往英文翻译通用Urbanization,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也就被海内外理解为普世价值的“城市化”了。其实城镇化内涵和城市化完全不同。胡锦涛说,中国需要城市化,但城市化要依靠城镇化来实现。
中国的城镇化经验源于80年代乡镇企业崛起,同步带动农村建制镇的增长,1978年建制镇只有1800多个,到1995年建制镇发展到了10倍多,达到2万多个。同时,1995年县以下工业增加值占全国54%,半壁江山。80年代初期的改革促进的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完全同步的,不仅没有后来发生的维稳和剥夺,甚至没有当今随处可见的上访告状。因此,这是中国农民对改革贡献的第一笔财富。有关经验值得认真汲取。
2005年9月,中共16届5中全会向国家“十一五”计划提出8个重大战略,第一是新农村建设,其中有一个重要内涵就是县域经济,而县域经济的两大支柱就是中小企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相结合。这是我国城市化转为城镇化发展的标志。
城镇化与中小企业同步,要注意不能轻易消灭乡村,多保留乡村就多保留了经济危机得到社会软着陆的机会。真正的城乡一体化,关键是要让农村人口真正享受到公平的财政支付的公共开支,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和养老,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哪怕呆在山沟里,也是全世界少有的不纳税的自由民,还得到多种优惠。例如免费获得宅基地和其他资源性资产,不缴纳物业费、住房公积金、卫生费、路桥费,孩子读书免费……现在真正的农村户口可比城市户口贵多了!不愿意进城也不要强迫。
这么多年新农村建设主要投在两方面:一是农村“五通”,电、水、公路、宽带和电话,98%基本建设好了,中小企业和产业开发区,也很方便就能去了;二是农村社保,以村为单位趸交到县级财政专户的合作医疗保险,一个村只有几个、几十个病人,可以享受到的是全村几千人交的保险,通过县级财政专户国家补贴占80%,而且在财政专户中连续滚动增加大部分。再考虑到农村人享有无偿获得的宅基地,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性资产,则农民的综合福利水平未必比城市差,这就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成果。
中国面对种种危机能够平稳度过,是因为中国的金字塔型的社会、经济双稳态结构。
除了居住在条件过差的山区和荒漠,中国的一般社会底层不是赤贫,农村基层人口占全国60%,可以算是小有产者,他们只是现金收入能力差。中层是占人口30%左右的中产阶级,目前的社会乱象往往是由于中产阶级缺乏自觉,没能形成有组织的社会表达,以及没有常态化地与政府治理衔接。而上层,是占人口10%的真正具有政治自觉的国有大资本,即所谓国有大型企业高管层。国有大型企业经济活动首先必须符合国家安全要求,为贯彻国家战略投资,这就是无限责任公司的政治化的内涵。
中国的国有大资本就是无限责任公司,支撑的是对国家安全承担无限责任的中央政府。
连续多年大规模投资形成的实体资产,构成了中国经济金字塔的底层,约有400万亿,包括向农村投入公路、铁路和电网都是实体资产,基本建设投入改变了农村的土地价值,城乡土地资产随基建投资增加升值到约为200万亿,实体资产增加带动对应的货币增发,现在只有约150万亿,还有增发空间。实体资产大而货币总量小,经济就是相对稳定的。中国经济是在超大型大陆国家发展,内陆纵深广阔,且幅员辽阔,林毅夫估计还有20年的投资机会可以扩充内陆的资产增长。实体资产增加就可以继续带动货币增发,货币总量作为分母,不断增发就可以缩小政府债务的分子。这就是中国维持不打仗前提下的未来经济预测。
全球金融化竞争是以国家为单位进行的金融资本竞争,金融信用的背景就是国家政体信用。因此,去国家化的金融体系是不堪一击的。
城镇化是中国21世纪的重大战略,朱镕基、温家宝的几十亿投资,保证了中国在全球危机中的一枝独秀。习李政府面对经济下行,必须找到新的投资领域,由此,城镇化就是一个能够吸纳过剩资本的方向选择。据估计一个农民转为市民至少需要投入20万,2亿农村人进城就是40万亿的投资需求,这就意味着防止中国生产过剩危机的爆发还有时间和空间条件。可见,城镇化是中国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双过剩背景下的被动选择。某些城镇化程度较高地区,采取较为激进的消灭农村的政策,就是因为以土地抵押从银行套现的空间不够了。
结语
中国今天确立的新型城镇化,既然强调了以人为本,那就不是简单的解决过剩资本的矛盾,而是要按照乡土社会的生态多样性,来安排城镇化与乡村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只有把城镇和乡村规划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城乡统筹的生态化发展。那么,稳定的乡土社会就是中国社会经济危机软着陆的基础。
(本文根据速记整理,已经温铁军教授审阅修改)
5/5 | < | 1 | 2 | 3 | 4 | 5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