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中国城乡防震减灾综合能力什么样?

2016-05-06 14: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资料图 河北一小学开展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中新社发 黄涛 摄

“全国防灾减灾日”临近,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高孟潭研究员4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十二五”时期国家地震监测设施逐步完善,创新驱动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城乡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高孟潭从三方面进行总结。首先是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财政预算和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分级负责、相互协同”的抗震救灾工作机制逐步形成。

“截至目前,校舍安全工程主体任务基本完成。”他举例说,五年间已完成2000万户农房抗震翻建和加固改造,新疆、甘肃等地抗震农居比例总体过半,部分重点地区农村不设防局面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

其次是社会公众参与性越来越强。高孟潭说,社会基础是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关键,近年来全社会参与防震减灾的积极性持续增强。

据统计,目前全国共创建各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7200多所、示范社区3200多个。以蓝天救援队为代表的各类应急志愿服务队伍已达1000多支,总人数超过100万人,在数次地震应急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用越来越大。高孟潭说,目前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地震监测能力达到2.5级,重防区和人口稠密地区达到1.5级。实现国内地震2分钟左右自动速报,并向政府和数以亿计的社会公众提供地震信息服务,及时产出预估地震动图、破裂过程等用于抗震救灾决策的监测产品。同时重视发挥中长期地震预测作用,震情跟踪和会商机制不断完善。

“全社会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也在稳步提升。”高孟潭说,抗震设防监管服务能力逐步增强,已编制完成新版全国地震区划图国家标准,完成近2.5万项重大工程地震安评,开展了南北地震带等重点地区40余条活断层和20多个城市活断层的探测、填图工作。大力推广建筑抗震设计、结构抗震加固、减隔震材料等新技术、新成果,在部分地区开始实施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初步建立灾害补偿分担机制。

高孟潭认为,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亦有长足发展。基于立体监测系统的地震灾情快速获取和决策信息服务系统在玉树、芦山、鲁甸等破坏性地震事件应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震后及时、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救援及应急对策建议。国家级和省级专业队伍已达80余支、1.2万余人,各地把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作为民生工程加快实施。

他还注意到,地震科技创新持续推进,比如与铁路总公司联合开展高铁地震预警及紧急处置技术攻关。中国还启动研制首个电磁监测试验卫星,拓展了观测技术方法。通过对汶川、玉树、芦山等典型震例深入考察,也深化了对强震孕育与成灾机理的科学认识。

根据中国地震局的“十三五”规划,未来将全面落实“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方针,提升地震监测预测预警、地震灾害防御和地震应急救援三大能力,推进防震减灾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和文化三大建设,强化地震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信息化三大支撑,为民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和社会经济安全发展提供保障。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张庆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隐藏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