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学会声音 > 正文

关于推进我国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研究的倡议书

2014-04-25 14:48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网

2011年,中国城市化水平超过50%。这意味着一个新兴的城市化中国,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在东方崛起,也意味着中国城市在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迷失、彷徨和探索后,得益于过去六十余年的社会变革与经济成长,正逐步重新确立文化自信并进入到一个新的复兴时代。

中国悠久辉煌的城市文明史,为城市规划学科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文化营养;中国特色当代城市化实践的丰厚积淀,对城市规划学科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全球化环境中关注本土化,现代社会发展中关注传统文化根脉,在此基础上建构与创新中国规划理论,既是当今中国新的城市发展伟大实践的迫切需求,也是我们无可回避的历史责任。

借助学术委员会平台的创建,我们倡议:

●学委会要围绕“探究城市规划历史、构建城市规划理论、推动城市规划实践”的总体任务,以历史研究为基础和手段,以理论构建为目标,推动中国城市规划界逐步由对当下实践的实用性聚焦转向对“历史?实践?理论”三位一体的关注,改变当前城市规划领域“一流实践、二手理论”的尴尬现实。

●历史是现实的镜子。我们倡议城市规划界要积极挖掘国内外丰富的城市规划史,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域以及不同历史人物的城市规划实践、思想、著述、史迹等进行系统、规范的研究,汲取历史智慧,求同存异,确立当代城市规划的“根”、“源”和“魂”。

●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我们倡议城市规划界要系统梳理和总结当代中外最新城市规划实践,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中国特色城市规划实践所创造的丰富经验、积累的教训加以总结并进行凝练提升,探索其中的规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理论体系。

●时代是事业的舞台。我们倡议城市规划界要紧扣时代脉搏,关注时代面临的新的城市问题,诸如城市生态危机、社会分异、文化趋同等,探索新的城市观和城市规划价值观,寻求解决之道。

●国情是研究的本底。作为当今全球城市化的主阵地,中国的城市发展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轨迹,我们倡议城市规划界既要吸收世界经验,也要针对国情特点,探求适宜的理论模式,建立中国在世界城市规划领域的学术话语体系,并积极拓展和交流,提高在全球城市规划学术界的影响力和软实力。

实践迫切需要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理论体系的指导,我们倡议,在城市规划历史智慧中寻找基因,在时代发展的实践大潮中汲取素材,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立足实践而不拘泥于现实,在历史研究和理论探索方面有所作为,履行我们的学术使命,为中国特色城市规划体系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

2012年11月16日 初稿

2012年12月27日 定稿

注:本倡议书既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对学委会本身学术使命、发展方向的宣示和明确,也是学委会向全国同行做出的庄严承诺和发出的郑重呼吁。参与本倡议书起草、讨论和修改的专家包括(按姓氏笔画为序):王兴平、王西京、王鲁民、石楠、田银生、吕斌、吕传廷、任云英、刘奇志、李百浩、李锦生、何依、张松、张玉坤、张京祥、武廷海、赵辰、姚亦锋、董卫、童本勤、谭纵波。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王富海:现阶段如何做好城市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