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会客厅

在首个跨省域国土空间规划实践地,感受“生态中国”

首集《美丽中国 规划先行》,聚焦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后简称“示范区”)。示范区是中国首个国家级国土空间规划实践地,“共生共融”的一体化生态实践书写着“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生动答卷。作为示范区水乡客厅总规划师,段进副理事长受邀参加节目录制。

规划会客厅 2025-08-15 13:49

更智能的城市如何更智慧?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说起

时隔10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再次召开,其对“人民城市”“创新”“宜居”“智慧”等关键词的诠释备受关注。对上海市民而言,“人民城市”“创新城市”“智慧城市”都不是陌生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变革更是早已在大家的意识中扎下根来,仿佛时刻身处“未来已来”的筹划与准备中。

规划会客厅 2025-08-14 10:01

焦点访谈|决胜“十四五” 布局“十五五”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研究关于“十五五”规划的建议。会议还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并对下半年经济工作进行了部署。那么,“十五五”时期中国面临怎样的发展环境?经济工作要遵循怎样的指导思想?会议又是如何为今年下半年的经济政策定调呢?

规划会客厅 2025-08-05 10:01

拧紧“安全阀” 打通城市内涝治理堵点

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每年防汛形势最为严峻的时期。面对频繁的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排水防涝工作不仅关乎着城市的正常运转,更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安宁。中国建设报特别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生态市政院院长王家卓,解析城市内涝影响因素,探讨打通城市内涝治理堵点路径,介绍内涝防治经验做法。

规划会客厅 2025-07-28 14:34

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罗斯巴赫:中国城市“以人为本”的理念,正是所有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

联合国人居署总部设于肯尼亚内罗毕,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为仅有的两个总部位于全球南方国家的联合国机构。罗斯巴赫表示,“我觉得这样的安排很有意思,把应对气候问题和城市发展问题的联合国机构放在同一个总部级办事处里。”

规划会客厅 2025-07-25 18:45

张广汉:避免“复制粘贴”,古镇开发要因地制宜挖特色

张广汉认为,大庸古城现状,正是整个行业走向成熟过程中自然淘汰的结果。古镇旅游依然处于发展期,前景广阔,但粗放的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真正的古镇保护与发展应当是在尊重历史、居民及真实性的前提下进行,注重挖掘本地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避免千篇一律的商品化和建筑风格,同时合理规划商业空间,确保古镇既能够吸引游客,又不失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社会活力。

规划会客厅 2025-07-21 10:08

曾刚: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沪”航超大城市更新

上海市在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持续推进统筹存量提质与增量优化、推动产业升级与空间再造联动、强化历史文化保护等城市更新机制创新中有哪些独特经验?记者带着问题于近日专访了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终身教授曾刚。

规划会客厅 2025-07-14 17:36

尹稚:尊重规律,尽力而为、量力而为推进都市圈建设

都市圈重点是发挥好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强调用市场化等手段实现城市间的合作,打破行政壁垒,促进要素在市场导向下的畅通流动。都市圈内的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与城乡融合发展将会是“十五五”的重点。

规划会客厅 2025-06-26 16:45

赵中枢: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加强城市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总规划师赵中枢,围绕城市更新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探讨保护理念、机制、路径等,并分享实践经验、案例。

规划会客厅 2025-06-24 10:20

袁昕:“新”城市更新将突破碎片化的更新方式,是一场长期行动

近日,凤凰网房产联合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推出“明日之城”城市更新年度策划。本期内容专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董事长袁昕,围绕新指导纲领之下的城市更新行动,就更新项目规划、资金筹措、案例分析等展开探讨。

规划会客厅 2025-06-23 13:35

张杰:存量时代城市更新要能保留的就保留 能改善的就改善

《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重磅出台,更大规模的存量更新行动拉开大幕。近日,凤凰房产联合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推出“明日之城”城市更新年度策划,本期内容专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张杰,围绕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房地产开发、土地财政以及对文化遗产和城市特色保护等问题进行深入解读。

规划会客厅 2025-06-20 09:22

林坚:国土空间规划现代化的再思考

规划专业出身者,未来不必局限于传统规划岗位,但应具备三项核心素养:理解空间、掌握技术、具备沟通能力。围绕这一需求,规划教育需要在“能画、能写、能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能算”的能力。例如,增加与信息化相关的技能训练,加强与实践问题的有效结合,从而真正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四能型”规划人才。

规划会客厅 2025-06-17 14:33

肖金成:“四横四纵”轴带引领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

“实施轴带引领战略,推动形成‘四横四纵’国土空间开发主骨架,作为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的新支撑。”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二级研究员肖金成日前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规划会客厅 2025-06-11 09:36

刘佳燕:建立老旧住宅“好房子”标准体系

老旧小区改造要改什么?如何把老旧住房改造成“好房子”?怎么解决改造过程中面临的资金筹措、部门协同、居民协商等问题?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后,下一步该如何走?围绕这些问题,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住房与社区规划专委会秘书长刘佳燕进行专访。

规划会客厅 2025-05-30 15:03

《新闻1+1》:推进城市更新,接下来怎么干?

在5月15日中办、国办公开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之后,5月20日,五部门又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进一步阐释了城市更新接下来的工作重点,以及相应的体制机制的建立。从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更新到完整社区的建立、城市功能的完善,城市更新该如何进一步推进?又如何建立起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

规划会客厅 2025-05-21 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