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媒体报道 正文

用微笑为杭州加分 规划年会里蓝色的“小浪花”

2018-11-25 22:10 来源:杭州网

岗前培训。 毛立靖 摄

杭州日报讯(记者 马梦妍 何去非 通讯员 肖岚 朱筱)“您好,您是哪个省份的?”“重庆请在这里签到,北京请那边签到。”7点刚过,报到组的志愿者已经在国博中心就位,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随着参会嘉宾陆续入场,各个小组的服务强度也在加大。8点30分开始,国博中心三楼安检处人流骤增,在楼层转角和电梯口答疑和引导人群时,这抹“志愿蓝”也格外耀眼——见到人群停滞,志愿者立刻迎上前去指引:“请挂好您的证件,如果等人可以这里靠边。”安检处来自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正有序指挥着现场,非常熟练。

“这句话一上午大概要重复几百遍吧。天刚亮就要起来确实有点不习惯,但我知道这是1.1万人参加的大会,我们的责任还是很重的。”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志愿者赵航说,他们一个上午就走了1万多步,光是熟悉场地就专程用了一天时间,“所有情况我们都考虑了预案,比如7500人的大会议室散场和入场时开几个门就相应地配多少人。”赵航是大二学生,已经是志愿者中经验丰富的小组长,带领自己学校80个志愿者参与大会接待和会务两个组的志愿服务工作。

从11月23日开始,志愿者要在各自的岗位上服务4天,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参会的嘉宾。他们的工作包括引导疏散、人员登记、分发资料等,为了应对快节奏的报到高峰,不少学生一路小跑着进行对接,身边的早饭才动了一半。

杭州市志愿者协会的王旭瑛和其他领队老师也在各个服务现场指导志愿者服务,保证大家有序展开服务。“坐下5分钟没到,下一个环节又开始了,孩子们立刻就要赶到点位,接力工作。这份热忱就是志愿服务的初心啊,对于我们是实现社会价值,对于他们,收获的是积累经验和增长见识。”王旭瑛说。现场,还有学生志愿者捡到了参会嘉宾的钱包,立即上交,并积极寻找失主。

在本次规划年会中,来自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的5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放弃休息时间,全身心投入到规划年会的志愿者服务中来。他们每天6点就从学校出发到达会议各个服务地点,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一句“您好,欢迎您!”要说上几百遍;几百级的楼梯也不知道跑了多少遍;报到登记、道路指引、疏导会场、搬运物品……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忙碌的工作虽然对志愿者们的体力带来了极大的考验,但是微笑始终挂在他们脸上。志愿者们都说,穿上志愿者的衣服,我们代表着杭州青年的形象,要用最美的微笑给来自全国、全世界的嘉宾留下一个好印象!

据团市委、市志愿者协会的工作人员介绍,经过层层选拔产生的500多名大会志愿者全部接受了通用知识、礼仪知识、大会专业知识、应急知识等系统培训,具备良好的志愿者服务水平。

事实上,在城市规划年会召开的过程中,志愿者们的服务也得到了各方的好评。“志愿者们穿着蓝色的志愿服,朝气蓬勃、热心服务,我们工作人员称他们为‘小浪花’。正是这些热心公益服务的‘小浪花’,不仅助力大会的顺利召开,也助力杭州从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成为城市文明的‘金名片’。”市规划局的现场工作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