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瞭望 | 公园城市建设的成都探索

2023-06-19 10:27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我们将沿着道路布局的传统城市规划,转变为沿河、沿绿布局,河流、湖泊、绿地在天府新区不再是城市后花园,而是与居民生活相融合的空间,带动产业发展的生态线。”

◇60%的面积做公益,40%的面积做商业,社区综合体“喜乐荟”摸索出培育社区商业反哺公共服务的新路径,实现了社区综合体运营从输血到造血转变

◇以社区微网格为最小单元,成都探索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成都将1.4万余个一般网格因地制宜划分为12.6万个微网格,明确了15.9万名网格员,构建起社区总网格、一般网格、微网格的社区三级治理体系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丁 任硌 赵超 董小红

b219ebc4b74543a979abb6f62f28d38eb9011427.jpeg

成都市天府新区产业园(2023 年 4 月 25 日摄)唐文豪摄 / 本刊

目前,成都人口总量突破2100万人,GDP总量超过2万亿元大关,迈入了超大城市行列。超大城市的发展,需要探索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径。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天府新区考察。在兴隆湖畔,他指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发布《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随后,成都编制出台《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从生态、生活、生产、治理四个维度提出27个方面建设重点任务、69项具体工作举措。

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以理念的转变引发城市内生动力革新。2022年,成都绿色低碳产业产值达2500亿元,签约重点项目46个,签约金额达1469亿元。2023年,成都将力争完成全市绿色低碳产业项目投资超250亿元,产业产值超2600亿元,城市经济向低碳转型。

以公园城市形态之变引发城市格局从“产城人”向“人城产”转变,城市发展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城市组织结构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一系列关于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新实践和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的探索,在成都徐徐展开。

绿色打底 生态文明浸润公园城市

高密度的人口与大比例的蓝绿空间如何共处?这是超大城市中心城区所面临的共同课题。成都,给出了自己的探索答案:绿色打底、生态导向,重塑这座超大城市的竞争优势。

“从规模总量看,成都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市。扭转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益减弱趋势,力促产业发展从大到强,要以公园城市建设出发找准战略路径。”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高国力说。

国家环境保护机动车污染控制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成都基地)进入设备调试阶段,西部氢能产业园全部建筑封顶,青羊区航空装备实验基地逐步投入使用……今年上半年,成都重点项目建设中,绿色低碳特征愈发显著。

绿色引领产业开发价值提升,产业收益反哺生态环境治理。一系列管长远的机制在成都确立:初步构建公园城市“两山”发展指数,天府新区形成了公园城市指数,助力公园城市理念应用推广;《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条例》《成都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保护条例》等十余部生态领域政策法规出台,推进重点生态区域立法保护,确保公园城市建设依法依规、有力有序推进。

在成都天府新区,兴隆湖中水鸟翩飞、鱼翔浅底。一边是市民在湖畔绿道游玩、休憩,一边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端产业项目拔节生长。“随着城市生态环境改善,青头潜鸭等城市中难得一见的野生动物陆续在成都现身,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观鸟队伍中。”成都观鸟会会长沈尤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这里是城市中心,也已成为众多鸟类爱好者们的观鸟天堂。

累计建成1500多个大小公园,完成650公里各级绿道,实施增绿项目1.1万个,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提升至40.5%、44.5%……绿色打底,正在绘就成都大美公园城市新形态。

一系列“绿设施”在成都如火如荼建设:利用空闲零星地块打造社区花园500余处,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实施“老公园·新活力”提升行动,50个老公园拆除围墙1万余米,实现公园与社区界面融合、功能融合、业态融合;实施“金角银边”示范场景建设行动,充分利用桥下空间、街旁空间、地下空间等7类城市剩余空间,每年打造“金角银边”200个……

3000多年城址未移,2000多年城名不改,数千年发展变迁中历经多次大移民和多元文化大融合,涵养出这座城市包容乐观的精神内核。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热爱自然、珍惜绿色的传统绵延不止。

今年68岁的汪阿姨是麓湖公园社区“厨余堆肥”计划的热心志愿者。每天,她和社区的几十户居民自发地将餐前厨余垃圾进行分类,社区工作人员再帮忙将这些垃圾运送到社区堆肥点“肥肥之家”。

在“肥肥之家”,通过四川农业大学老师和学生的专业指导,这些垃圾在几个月后“变废为宝”,成了肥料。“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可以兑换肥料,剩余的肥料就供社区花园使用。”汪阿姨说,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厨余堆肥、垃圾不落地等绿色公益行动中。

今年初,成都发布了100个生态惠民新场景。通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多元生态体验提供等,引导各区(市)县深入挖掘出了100个既有生态“颜值”,又有惠民“内涵”的生态惠民新场景。激发利用市场化机制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活力,营造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良好生态环境。

绿色发展 释放经济新动能

植被繁茂、湖水清澈、风景怡人,走进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仿佛走进一个大公园。这片44平方公里的土地,是成都构建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的主要承载地,创新活力拔节生长。

永安湖城市森林公园坐落其中,涵盖近千亩森林、310余亩水域及13公里林荫绿道。初夏时节,凉风阵阵,沿湖漫步的人,大多都是在生物城工作的高科技人才。

成都优赛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邹强经常去湖边散步。他带领团队已在生物城内扎下根来,正在进行“脐血来源的异体通用型CAR-T细胞”的研发。

从孵化、研发到工业化生产,生物城为企业构建了全生命周期的孵化培育体系。“在这里,我们可以入驻先进的生物医药孵化载体,共享联合创新实验室和中试平台,这为我们这种初创企业节约了大量成本和研发时间。”邹强说。

除了生态公园,生物城还配套了文化中心、会议中心、商业街、大型医院、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近距离供给,消费新场景加速涌现。

创新氛围浓厚,环境优美舒心,海内外人才纷至沓来。目前,生物城已累计落户项目300个,总投资超1200亿元,聚集高素质产业人才11000余人。

在天府新区兴隆湖畔,沿湖布局的成都科学城勾勒出这座城市美丽的天际线。1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农村洼地。如今,国家超算成都中心、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天府实验室等一批科研院所陆续建成落地,这里成为四川乃至西部地区最具活力的科创区域之一。

2017年研究生毕业后,吉林人于智同便来到位于兴隆湖畔的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云仿真研究所工作。现在,他和同事们研发的云仿真工具已被广泛应用在能源、电力、船舶等行业。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成立7年来,已经招揽了400余名科技型人才,发展蒸蒸日上。

“我们将沿着道路布局的传统城市规划,转变为沿河、沿绿布局,河流、湖泊、绿地在天府新区不再是城市后花园,而是与居民生活相融合的空间,带动产业发展的生态线。”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公园城市推进处副处长高国瀛说。

绿色福利 人人共享高品质生活

公园城市,不是建几个公园,而是整个社会形态的变革。深耕“小社区”做“大文章”,多项公共服务嵌入公园,打通社区“最后一公里”,成都正在重塑城市治理新格局,也让人们享受越来越多的“绿色福利”。

锦江区喜树路社区是成都人口密度最大的社区之一,覆盖周边34个小区,近10万居民。早在2019年,喜树路社区就以15分钟公共服务圈为半径,对周边居民展开了3轮调查,收集了1.4万份问卷,从中梳理出居民的10大类需求。

目前,占地1.8万平方米的社区综合体“喜乐荟”干净明亮,不仅有老年食堂、老年大学、托育中心、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设施,还配备了理发店、修锁铺等多个便民服务场所,木工体验坊、染布工坊、小首饰店等新业态也不断聚集。

60%的面积做公益,40%的面积做商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喜树路社区党委第一书记杨青松介绍,作为成都首个社区商业孵化基地,“喜乐荟”在社区公益与商业良性互动中找到了平衡点。以党建为引领,摸索出培育社区商业反哺公共服务的新路径,实现了社区综合体运营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以社区微网格为最小单元,成都正在探索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成都将1.4万余个一般网格因地制宜划分为12.6万个微网格,明确了15.9万名网格员,构建起社区总网格、一般网格、微网格的社区三级治理体系。

“社区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保持这‘一公里’畅通,就需要一个个网格发挥作用。”成都武侯区玉林北路社区党委书记向万军以玉林北路社区为例,在老旧小区更新改造过程中,3个社区党委、18个网格党支部详细收集了当地居民意见,从“行道树更换”“店招牌设计”到“新业态引进”等方方面面,社区居民都实现了全过程参与,相关意见建议受到充分尊重。

在麓湖公园社区党委书记王燕看来,未来公园社区的治理要在社区搭建平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可持续路径。

逛公园已成为成都市民的生活方式。早上在公园跑步,午休在临近公园散步,周末在公园观展、看比赛、运动、露营……身处公园城市,人人参与其中,人人享受其中,幸福感与日俱增。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张庆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隐藏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