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资讯> 深度报道

超大特大城市治理要主动适应数字时代要求

数字时代的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治理要让城市保持适宜的温度、适度的弹性,体现出广泛的参与性、最大的包容性、及时的回应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建成宜居、宜业、韧性、智慧的有机生命系统,真正实现城市让人民的生活更美好。

2022-11-24 09:09

智慧城市|数字化发展保障城市安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点明了超大城市的发展方向。

2022-11-23 10:45

基于后发优势理论的城市新区发展路径

本文以绍兴市滨海新区为研究对象,探讨滨海新区在杭州湾大湾区竞合格局下如何利用差距来缩小差距,实现突围发展,以期为国内相似的城市新区建设提供指导建议。

2022-11-23 10:40

深刻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面临的形势

党的二十大,全面总结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制定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

2022-11-23 10:12

规划人看世界杯 | 卡塔尔产业园区发展与规划

目前卡塔尔的产业园区类型包含工业区(Industrial City)、经济特区(Special Economic Zone)、自由区(Free Zone)三大类。

2022-11-22 10:21

肖金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迈向共同富裕之路

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区域之间,由于存在自然环境、基础条件、资源禀赋、文化传统的差异,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但在公共服务方面,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国家的优势,不断改善民生,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2022-11-18 15:31

南京城市更新,彰显“民生温度”

2021年11月4日,南京入选住建部发布的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名单,如今一年过去,南京城市更新试点推进情况如何?这一年,南京持续开展“有温度的城市更新”,积累了宝贵经验。

2022-11-18 10:22

完整居住社区系列研究的思考和体会

完整社区不是一个新的标准,它是新时期补齐居住社区建设短板、建立健全治理机制的社区建设目标,作用在于提升居住社区建设质量、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对于补齐民生短板、夯实国家治理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2-11-18 09:57

苏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程回顾与思考

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内私有产权建筑,如果需要进行居民动迁,政府通过协议搬迁后,可以通过国资平台收购后再利用、社会资本收购后再利用以及产权人自行出租利用等多种形式进行。保护项目实施过程关注利益相关者诉求平衡利益,建立了多方参与的保护利用机制。

2022-11-17 09:57

100个问题,带你了解北京中轴线的前世今生

作为一组长达7.8公里的巨大建筑群和城市空间的组合体,北京中轴线是历经700余年发展形成的富有韵律、和谐,具有强烈标志性、仪式性,且反映东方文明的都城中心区域。聚焦这条“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北京市于2011年启动了申遗工作。

2022-11-16 13:52

“面子新”“里子实”,老旧小区改造更新提升老百姓获得感

从墙皮脱落、环境杂乱、设施缺乏,到立面翻新、绿化提升、服务优化,老旧小区如何补齐短板、换上新颜?又将有哪些新举措惠民生、暖民心?

2022-11-16 10:41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让群众幸福满满

15分钟能做什么?在全国很多城市,居民从家步行出发的15分钟范围内,就能享受到活动中心、诊所、药店、健身点、市场、公园、养老院等场所提供的服务。

2022-11-15 11:33

高质量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世界级城市群

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区域重大战略中,有四个城市群战略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它们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未来一个时期,还将有长江中游、关中平原、北部湾和胶东半岛等城市群进行相应的战略规划。

2022-11-15 10:05

王蒙徽:健全城镇体系 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王蒙徽指出,城市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利于将城市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的美好家园、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科技创新的重要高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空间支撑,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2022-11-15 09:39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樊杰:“投资于人”具有重要现实价值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