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关政策推动下,我国低碳经济、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两者相互促进,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推进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2-01 10:56
从城乡规划学科范畴围绕乡村规划对象和规划本体,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乡村发展问题的基本特征与挑战、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规划议题及乡村规划学科的内涵与发展路径。
2022-11-30 13:10
党的二十大在深刻把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系列重大判断,为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基本遵循,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2022-11-30 10:03
深入落实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包括三大任务: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提高超大特大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聚焦创造高品质生活,着力推进新型超大特大城市建设;聚焦实现高效能治理,着力提升超大特大城市现代化水平。
2022-11-29 10:44
由于中国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背景,有别于西方衰败地区的城市复兴和更新改造,也不同于国内以往的城市建设和改造,因此,特别需要契合并响应真实社会需求的城市更新行动的系统解决方案。
2022-11-29 09:40
当前及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要更为自觉地在“中华文明-中华大地”宏阔视野中重新审视名城及规划。将“名城”概念拓展至市(县)域范围,作为统筹地方文物与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基本单元,进而建立起“国家-省-市(县)”文物(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规划体系。
2022-11-28 10:38
有人说我们生活在一个表征化的世界里,我们有一种文化偏见。在这种文化偏见里,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但是日常通过事与事的互涵和交迭,呈现一种循环的时间观。发现附近,构建周边,淡化“宏大”和“宿命”的成分,用日常解决表征,洞悉周边的真实存在。
2022-11-28 10:36
回顾皖南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编制试点工作,虽然在整个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中是小事,但其意义在于:有利于衔接区域发展,建立更科学的推进机制;有利于提升创新能力,突破传统保护方式制约;有利于彰显文化生态优势,实现区域文化有效传承和复兴;有利于强化示范,打造新时期历史文化保护样板工程。
2022-11-28 09:09
本研究将厘清诗词文本与城市景观形态的关联,构建基于诗词文本分析城市景观形态的方法框架;并以宋代为研究断面,筛选近350首描写宋代成都古城景观的诗词,通过文本的可视化分析探讨成都古城景观体系,在地化梳理成都古城营建的诗化景观特征,以期与现代城市空间发展相结合延续城市空间文脉,彰显城市特质。
2022-11-28 09:07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认真落实自然资源部、省自然资源厅和南京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切实抓好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地落实,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南京实践贡献更大规划资源力量。
2022-11-25 10:00
本研究把“笼鸟关系”推展到国情与公共政策的关系,认为国情对包括城市规划在内的公共政策具有制约作用,两者又有动态的互动,作为公共政策的规划理论是受国情制约的“笼中之鸟”。
2022-11-25 09:55
2020年,江西省抚州市被国务院公布为第13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抚州人民非常高兴,作为一个参与抚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多年的参与者,我也发自内心的高兴。
2022-11-25 09:14
本届世界杯享有“史上最壕”、“场馆超酷”等美誉,作为主体育场和决赛场的卢塞尔体育场也深深烙印着“中国制造”的印记。另一方面,伴随着劳工死亡、禁售酒精、LGBT、贿赂传闻等,卡塔尔世界杯亦成为了史上最具争议的世界杯。
2022-11-24 11:04
西部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作为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是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加快推动西部地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高质量协调发展,将有效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形成新格局。
2022-11-24 10:53
作为经济社会的城乡区域,县域的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最为直接的结构性载体、最为丰富的过程性行为以及最为显著的结果性绩效,是观察分析“国家足迹”的行进标尺和成果样本。
2022-11-24 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