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资讯> 深度报道

叶斌:以高质量规划资源工作,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实践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认真落实自然资源部、省自然资源厅和南京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切实抓好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地落实,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南京实践贡献更大规划资源力量。

2022-11-25 10:00

什么样的城市规划理论才能够符合当代中国国情?

本研究把“笼鸟关系”推展到国情与公共政策的关系,认为国情对包括城市规划在内的公共政策具有制约作用,两者又有动态的互动,作为公共政策的规划理论是受国情制约的“笼中之鸟”。

2022-11-25 09:55

规话名城|鞠德东:我和抚州名城的故事

2020年,江西省抚州市被国务院公布为第13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抚州人民非常高兴,作为一个参与抚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多年的参与者,我也发自内心的高兴。

2022-11-25 09:14

史上最“壕”世界杯的AB面:专家指奢华之风不应模仿

本届世界杯享有“史上最壕”、“场馆超酷”等美誉,作为主体育场和决赛场的卢塞尔体育场也深深烙印着“中国制造”的印记。另一方面,伴随着劳工死亡、禁售酒精、LGBT、贿赂传闻等,卡塔尔世界杯亦成为了史上最具争议的世界杯。

2022-11-24 11:04

促进西部地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高质量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西部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作为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是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加快推动西部地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高质量协调发展,将有效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形成新格局。

2022-11-24 10:53

新形势下县域城镇化的风险治理

作为经济社会的城乡区域,县域的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最为直接的结构性载体、最为丰富的过程性行为以及最为显著的结果性绩效,是观察分析“国家足迹”的行进标尺和成果样本。

2022-11-24 09:14

超大特大城市治理要主动适应数字时代要求

数字时代的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治理要让城市保持适宜的温度、适度的弹性,体现出广泛的参与性、最大的包容性、及时的回应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建成宜居、宜业、韧性、智慧的有机生命系统,真正实现城市让人民的生活更美好。

2022-11-24 09:09

智慧城市|数字化发展保障城市安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点明了超大城市的发展方向。

2022-11-23 10:45

基于后发优势理论的城市新区发展路径

本文以绍兴市滨海新区为研究对象,探讨滨海新区在杭州湾大湾区竞合格局下如何利用差距来缩小差距,实现突围发展,以期为国内相似的城市新区建设提供指导建议。

2022-11-23 10:40

深刻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面临的形势

党的二十大,全面总结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制定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

2022-11-23 10:12

规划人看世界杯 | 卡塔尔产业园区发展与规划

目前卡塔尔的产业园区类型包含工业区(Industrial City)、经济特区(Special Economic Zone)、自由区(Free Zone)三大类。

2022-11-22 10:21

肖金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迈向共同富裕之路

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区域之间,由于存在自然环境、基础条件、资源禀赋、文化传统的差异,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但在公共服务方面,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国家的优势,不断改善民生,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2022-11-18 15:31

南京城市更新,彰显“民生温度”

2021年11月4日,南京入选住建部发布的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名单,如今一年过去,南京城市更新试点推进情况如何?这一年,南京持续开展“有温度的城市更新”,积累了宝贵经验。

2022-11-18 10:22

完整居住社区系列研究的思考和体会

完整社区不是一个新的标准,它是新时期补齐居住社区建设短板、建立健全治理机制的社区建设目标,作用在于提升居住社区建设质量、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对于补齐民生短板、夯实国家治理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2-11-18 09:57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何艳玲:穿透治理折叠的理论之光